写山
写景
抒情
春天
地点
虞山

译文

在几处险峻的山路上,烟云缭绕,若隐若现。
衣衫上沾染了苍翠的颜色,耳边传来潺潺的流水声。
人们通常喜爱春天的热闹,而我却更喜欢短暂的闲暇时光。
从此我将穿上草鞋,开始游览虞山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历虞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首句“几折嶙峋上”以“嶙峋”形容山石的险峻,暗示了登山之路的崎岖不平,而“几折”则强调了攀登过程中的曲折与艰辛。接着,“烟云杳霭间”一句,通过烟云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幽静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侵衣见苍翠,沸耳听潺湲”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衣物被绿色覆盖,耳边是溪水潺潺的声响,这种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受,让人心旷神怡,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色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向往。接下来的“俗爱三春闹,余欣半日闲”两句,对比了世俗对热闹春日的喜爱与诗人自己对短暂宁静时光的珍惜。在繁忙的生活中,人们往往追求热闹与繁华,但诗人却独爱这半日的闲暇时光,享受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体现了他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最后,“从兹蜡两屐,揽胜始虞山”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历的满足与期待。他决定再次穿上登山屐,开始新的探索之旅,寻找更多的美景。这句话不仅总结了这次游历的愉快体验,也预示着诗人未来将继续追寻自然之美,体验生活的无限可能。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虞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同时也传递了对生活真谛的思考与追求。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