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黄
叶
楼
报
刘
三
为
予
题
蒹
葭
图
之
作
寂
寂
寒
鸦
欲
暝
天
,
就
中
人
物
定
谁
贤
。
缤
纷
落
木
行
俱
尽
,
憔
悴
残
秋
强
自
妍
。
一
叶
枯
荣
视
天
下
,
满
楼
风
雨
忆
江
边
。
吟
诗
且
遣
平
生
志
,
两
地
披
图
共
惘
然
。
写景
秋景
怀古
抒情
友情
思乡
落花
秋节
咏物
树木
译文
寂静的寒鸦预示着天色将晚,但在这群人中,究竟谁才是贤良之人呢?
纷纷扬扬的落叶飘散,所有的事物都将消失殆尽,而那憔悴的残秋却仍然努力展现出它的美丽。
通过一片叶子的枯荣,可以窥见天下的兴衰变迁;在风雨交加的楼台上,回忆起江边的景象。
吟咏诗歌来排遣我平生的志向,两地的人共同看着图景,都感到迷茫和惘然。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黄节所作,名为《题黄叶楼报刘三为予题蒹葭图之作》。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寂寂寒鸦欲暝天,就中人物定谁贤。” 这两句描写了黄昏时分,寒鸦归巢的寂静氛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品评世间人物善恶的思考。这里的“就中”暗示着对周遭环境的观察,而“定谁贤”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沉思与评价。“缤纷落木行俱尽,憔悴残秋强自妍。” 这两句描绘了秋天树叶纷纷坠落,一片凄凉景象,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自我安慰的心态。这里“缤纷”形容树叶的繁密,“憔悴”则形容残秋的哀伤。“一叶枯荣视天下,满楼风雨忆江边。” 这两句通过对一片枯叶和满楼风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宏大的胸怀和对往事的追憶。这里“一叶”象征着微小而又包含着整个世界的景观,“满楼风雨”则是诗人心境的外化。“吟诗且遣平生志,两地披图共惘然。” 这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吟咏诗歌来寄托一生的志趣,同时也透露出对于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方向的迷茫。这里“吟诗”是诗人情感的出口,“两地披图”则形容彼此相望而不能见的隔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现实的深刻认识。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