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赞
?
?
怪
兽
,
披
发
操
竹
。
获
人
则
笑
,
唇
盖
其
目
。
终
亦
号
咷
,
反
为
我
戮
。
赞美
叙述
怪兽题材
抒发情感
译文
(第一行)有一种怪兽,披散着头发手持竹竿。抓到人就会笑,嘴唇盖住了它的眼睛。
(第二行)最终也会大声哭泣,反而成为我的牺牲品(被杀或被制服)。
赏析
这首诗名为《??赞》,是魏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郭璞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奇异而充满想象力的画面,通过“怪兽”这一形象,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和批判精神。“怪兽,披发操竹”,开篇即以“怪兽”作为主角,其“披发”与“操竹”的形象,既突出了其非同寻常的外貌特征,也暗示了其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这种独特的装扮,仿佛预示着这并非自然界中的普通生物,而是某种超乎常理的存在。“获人则笑,唇盖其目”,进一步揭示了“怪兽”的性格特点。它在捕获人类后,并非出于贪婪或残忍,而是“笑”于其中,甚至以“唇盖其目”的方式对待俘虏。这种行为看似荒诞不经,实则暗含了对人性、权力、以及社会秩序的讽刺与批判。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引发读者对深层问题的思考。“终亦号咷,反为我戮”,最后两句则将故事推向高潮。尽管“怪兽”曾以独特的方式对待人类,但最终却因某种原因(“号咷”可能象征着其内心的痛苦或愤怒)而被“我”所“戮”。这里,“我”可以理解为正义的力量,代表着对不公与邪恶的反抗。这一结局不仅完成了对“怪兽”形象的塑造,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维护正义、追求公正的坚定信念。整体而言,《??赞》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手法,巧妙地融合了奇思妙想与深刻的社会批判,展现了郭璞作为文学大家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郭璞
59首
博学,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擅长诗赋。西晋末过江,为宣城太守殷祐参军,为王导所重。晋元帝拜著作佐郎,与王隐共撰《晋史》,迁尚书郎。后为王敦记室参军。以卜筮不吉谏阻敦谋反,为敦所杀。后追赠弘农太守。为《尔雅》、《方言》、《山海经》、《穆天子传》作注,传于世。有辑本《郭弘农集》
猜您喜欢
饯庐陵内史王修应令诗
南北朝·萧纲
饯行临上节,开筵命羽觞。回池泻飞栋,浓云垂画堂。疏槐未合影,仄日暂流光。园梅敛新藻,阶惠结初芳。
家琼楼、晴溪过访,兼赠阳明碑刻寒支文集,即送归上杭(其二)
清·丘逢甲
好语吾宗彦,流移羡乐郊。族从元宋聚,地扼粤闽交。丁令成归鹤,周侯悔斩蛟。琴岗最佳处,为我卜衡茅。
享庙禋郊诗享庙八韵
宋·宋祁
左庙崇清烈,前郊赴享期。瞻言七世室,并荐一元祠。乐变摐金备,天行步玉迟。香茅均奠鬯,锦册不惭辞。有诏回宸辇,他宫奉母仪。衣冠对游月,脂泽感平时。俟献庭虚次,登歌拜受禧。大.....
送何布政致仕东归(其二)
明·杨士奇
心事从来不愧天,操持金石信同坚。山光水色青云外,归傍东吴作散仙。
游五泄山五首(其四)
明·沈鍊
岩壑盘旋万仞馀,金楼玉户并仙居。不教俗士回尘驾,祇借高人著道书。
次韵和崔公孺国博观新模正献杜公草书
宋·韩琦
珍藏正献草书诗,传诫云来示永贻。几夜风涛偃松柏,半天雷雨起蛟螭。临池学苦应同妙,舞剑功如未是奇。刊石岂徒为世玩,更思清节可师之。
新栗寄云林
元·张雨
朅来常熟尝新栗,黄玉穰分紫壳开。果园坊中无买处,顶山寺里为求来。囊盛稍共来禽帖,酒荐深宜蘸甲杯。首奉云林三百颗,也胜酸橘寄书回。
王世容歌
魏晋·无名氏
王世容,治无双。省徭役,盗贼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