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调
歌
头
(
其
二
)
崇
祯
丁
丑
正
月
初
卜
日
迎
春
简
点
王
正
历
,
大
吉
丑
到
从
魁
。
已
过
开
岁
旬
满
,
香
漏
尚
残
灰
。
元
旦
椒
花
献
颂
,
人
日
金
花
剪
胜
,
都
作
庆
新
杯
。
为
滞
东
皇
驾
,
还
待
土
牛
催
。
稽
典
礼
,
戒
农
事
,
谨
三
推
。
老
夫
无
用
,
只
管
问
柳
与
寻
梅
。
梅
向
阶
前
破
萼
,
柳
在
陌
头
舒
眼
,
如
见
故
人
回
。
定
把
春
婪
取
,
轻
肯
放
伊
归
。
春节词
写景词
写物词
怀古抒情词
励志
译文
记录王室历法,吉凶以从魁星为标志。
已经过了新年的第一个月,时间已满,香炉中的香火还未燃尽。
元旦时献上椒柏酒以示祝贺,人们剪出金花彩胜来庆祝新年,这些都被用来庆祝新的一年。
因为春天的到来有些迟缓,还等待着土牛的催动来迎接春天。按照礼仪,告诫人们注意农事,谨慎地推行三次推举(指古代的选官制度)。
我这个老人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只能问柳树和寻梅花了。
梅花在台阶前破苞绽放,柳树在街头舒展眼睛(形容柳树发芽),就像见到老朋友回来一样。
一定要把春天牢牢抓住,不肯轻易让它回去。
赏析
这首明代俞彦的《水调歌头·其二》崇祯丁丑正月初卜日迎春,表达了对新春的热烈期盼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诗人以王正历为引,描述了丑月结束,新年到来,庆祝活动热闹非凡,尤其是元日和人日的习俗,如椒花献颂和剪贴金花,皆为新年的喜悦增添色彩。诗人感叹时间流逝,春天的脚步被滞留,期待土牛仪式催促春回大地。接着,诗人强调了农事的重要性和遵循节气,自己虽年老无为,但仍关心时令,关注梅花绽放和柳树抽芽,仿佛见到故人归来,流露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最后两句“定把春婪取,轻肯放伊归”表达了诗人决心把握春光,不愿轻易让春天离去的情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词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俞彦
198首
[明](约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字仲茅。生卒年均,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猜您喜欢
水龙吟·丁卯除夕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春来准拟开怀,是谁不放残年去。寒更灯火,断魂依在,严城戍鼓。天北天南,一声归雁,有人愁苦。算寻常经过,今年事了,都休向,明朝语。光景花前冉冉。倚东风、从头还数。因循却怕,.....
辛巳春帖子(其二)
清·爱新觉罗·弘历
青帝方腾驾,苍灵已奉涂。西瀛将北竁,王会普归图。
惜红衣·中秋夜,彊村翁蹋月见过,秋花宛娈,襟韵清浃,因和白石自制无射宫一曲兼寄伯宛舍人沪上
清·郑文焯
醉枕销凉,吟笺度日,枉抛心力。洒袂清风,苔扉款深碧。凉蟾似水,还解伴、江城秋客。沈寂,留坐桂丛,忆年时游息。萧条巷陌,踏叶回廊,题愁乱红藉。相思梦老海国,望云北。料得旧盟.....
元日登王章甫水明楼(其二)
明·袁宏道
云山虽近不相亲,草色烟光各自春。君欲读书我从仕,何曾真作看山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