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
春天
写风
山水
赞美
写柳树

译文

银色的床榻边,水流如被快速灌入银瓶一般涌动。楼上春意盎然,人们却沉浸在美好的睡眠中。
蘼芜草旁,浪花轻拂,仿佛在和鱼儿嬉戏;桃李树荫下,燕子展翅飞翔。
微风轻轻拂过,使得窗帘轻轻飘动;阳光照射进来,映照出帷幕的紫色,显得明亮而温馨。
谁又能留住这美好的年华呢?那高耸的垂杨树离天空只有咫尺之遥。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俞彦的《玉楼春·春晓》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画卷。首句“银床水咽银瓶驶”,以银床(即井栏)和流水声比喻夜露滑落,暗示黎明的到来。次句“楼上春融人睡旨”则写出楼上之人沉浸在温暖的春意中,享受着宁静的睡眠时光。接下来,“蘼芜浪暖媵鱼儿,桃李阴浓袖燕子”两句,通过描写蘼芜花在阳光下摇曳,鱼儿在温暖的水中游弋,以及桃花李花的阴凉处燕子穿梭,展现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风惊淡荡帘钩肆”写微风吹动窗帘,带起轻盈的动态,而“日映曈昽帏幕紫”则描绘了阳光透过薄薄的帐幔,映照出紫色的温馨。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室内春光的明媚。最后,“倩他何物管芳年,百尺垂杨去天咫”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与感慨,希望有一种力量能留住这美好的时光,而那百尺高的垂杨仿佛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的天边,增添了诗的意境。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画面生动,细腻地刻画了春晓时分的静谧与活力,富有诗意。

俞彦

198首
[明](约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字仲茅。生卒年均,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