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
春
日
同
窦
别
驾
洪
郡
博
游
槎
墩
(
其
一
)
春
光
欲
暮
春
服
成
,
高
歌
伐
木
求
友
生
。
暂
辍
簿
书
出
东
城
,
携
朋
聊
为
送
春
行
。
春
花
熳
烂
溪
桥
畔
,
飞
絮
游
丝
相
萦
绊
。
新
荷
出
水
簇
旗
鎗
,
乳
燕
衔
泥
度
帘
幔
。
青
葱
隐
隐
有
槎
墩
,
水
绕
烟
横
何
处
村
。
写景
春天
抒情
田园
山水
送别
动物
乳燕
新荷
译文
春天即将过去,我已经准备好了春服,高声唱着歌,砍伐树木,寻求朋友的陪伴。
我暂时放下公文案牍,走出东城,与朋友们一起出行,为春天的离去送行。
春花在溪桥边灿烂盛开,飘散的飞絮和游丝相互纠缠,形成美丽的景象。
新生的荷叶从水中簇拥而出,像旗帜一样挺立,小燕子衔着泥土飞过窗帘,进入帘幔之中。
青葱的树木隐隐约约显现出槎墩的形状,水流环绕,烟雾横生,不知何处是那安静的村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饶相在暮春时节与友人窦别驾、洪郡博一同游览槎墩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真挚赞美。首句“春光欲暮春服成”,点明了时间背景——春天即将结束,人们换上了适合春季的衣物,预示着季节的更替。接着,“高歌伐木求友生”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的态度,也暗示了他们此行的目的之一是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暂辍簿书出东城”表明了诗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选择暂时放下公务,与朋友一同出游,寻求心灵的放松与愉悦。这一行为体现了古人崇尚自然、追求生活情趣的生活哲学。“携朋聊为送春行”一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一起出游是为了欢送春天离去,同时也暗含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接下来的几句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沿途的景色:“春花熳烂溪桥畔,飞絮游丝相萦绊。” 春花盛开,溪边桥畔一片绚烂,飞舞的柳絮与飘荡的游丝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诗意的画面。“新荷出水簇旗鎗,乳燕衔泥度帘幔。” 新长出的荷叶如同旗帜般簇拥着水面,乳燕忙碌地衔泥筑巢,这些生动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活力与和谐。最后,“青葱隐隐有槎墩,水绕烟横何处村。” 远处青葱的景致中隐约可见槎墩,水波与轻烟交织,远处的村庄若隐若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水画卷之中。整首诗通过对暮春时节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与友人出游的欢乐场景的展现,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美好时刻的向往与追求。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