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写花
情感
闺怨
春景
泪痕

译文

愁思让我无心去整理我的容颜,我在东风中多次伫立赏花。
娇艳的容颜上留下斑斑点点,就像被酒渍染过一样,带着娟娟的翠色;而那鲜艳的色彩被打破,犹如蜂黄般的线条在点点红晕中流淌。
当我用罗制的衣袖擦拭时,香气几乎要溢出;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涂抹,色彩微微融合。
小环想要解去我的憔悴,她笑着指着梨花丛中暮雨中的景色说。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钱抠的《香奁八咏(其三)玉颊啼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因愁思而面容失色的情景。诗中通过“愁思无心整玉容”开篇,直接点明了女子内心的忧愁,即使面对精心打扮也提不起精神来整理自己的容貌。接着,“几番花下立东风”一句,将女子置于春日花丛之中,却独自站立在和煦的春风中,暗示着她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渍残娇靥娟娟翠,界破蜂黄缕缕红”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女子脸颊上的泪痕比作翠绿的花瓣,以及被泪水浸染的红色如同蜜蜂留下的黄色痕迹,形象地描绘了泪痕的形态,同时也暗示了女子情感的复杂与深沉。“罗袂揾时香欲溢,春纤抹处晕微融”则进一步展现了女子擦拭眼泪的动作,香罗衣袖轻轻一拭,似乎都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而她纤细的手指轻轻一抹,泪痕便渐渐消融,这一细节描写充满了诗意,也透露出女子对情感的细腻处理。最后,“小环欲解人憔悴,笑指梨花暮雨中”两句,通过一个小环想要帮助女子缓解愁绪的动作,以及女子最终在暮雨中的梨花前展露笑容的场景,巧妙地表达了从愁苦到释然的情感转变。小环的关怀与梨花的映衬,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自然界的美好能够抚慰人心,给人以希望与安慰。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愁思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女性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在自然美景中的心灵寄托,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艺术感染力。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