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写景
抒情
怀古
哲理
冬天
写雨
写山
写草屋
亲情
读书
人生哲理

译文

阴云笼罩薄雾遮阳,万物休息群动停止。
夜幕降临关闭家门,土墙壁垒严无缝隙。
长襟覆盖着短床,黑蛇盘绕着铁瓮。
北风如风囊般呼啸,呼吸从窗户空隙穿过。
渐渐听到檐下雨声,始觉山中月色朦胧。
寒气侵入纸窗帐薄,积雪压得庭中树枝重。
无法入睡知道夜长,独自起身歌唱商颂。
高天低垂似片片云,惨淡的光线映照着房屋栋梁。
我没有灵丹妙药治手,长久站立筋骨疼痛。
抖擞七斤重的衣衫,却觉得空虚无用。
自笑我是个山中人,行李简单无他物赠送。
譬如刚出生的马驹,从不懂得如何驾驭缰绳。
孤蓬离了树根独自飘荡,大地空间却空空洞洞。
寒冷温暖只有自己知道,穿着裘衣葛布衫随大流。
多年离别旧林园,日暮时分思念同伙。
石田已经荒芜,茅屋今有谁共住?
猿鹤守在穷山之中,怎能免于饥寒之苦?
平生学习道法的心愿,想着这些心中没有梦。
何时能归去呢?去鹿门山耕种劳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雨夜的孤独与深沉的思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阴冷与静谧,以及内心世界的波动与反思。首句“重阴薄微阳”点明了环境的阴冷与压抑,暗示了内心的沉重。接着,“万族息群动”、“夜昏闭衡门”描绘出夜晚的寂静与封闭,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通过“土壁周无缝”、“长襟覆短床”等细节,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封闭与孤独感。“北风如橐籥,呼吸由窗空”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北风的凛冽和穿透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敏感与脆弱。随着“檐雨声”的逐渐清晰,山月的朦胧也映照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寒生纸帐薄,雪压庭柯重”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寒冷与沉重,而“不眠知夜长,独起歌商颂”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内心情感的释放。通过“高天低片云”、“我无龟手药”等描述,诗人将自己置于一个更加广阔而艰难的背景中,凸显了个人的渺小与无助。“自笑住山人,行李无赍送”、“孤蓬离本根,大地原空洞”等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最后,“冷煖只自知,裘葛聊随众”、“经年别旧林,日暮思群从”、“石田已荒芜,茅屋今谁共”等句子,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孤独、挣扎与思考,以及对自由、归属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在寒雨之夜,诗人不仅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寒冷,更深入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之
宋·黄庭坚
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读罢清风生麈尾,吟馀新月度檐牙。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笔力有馀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其四)
宋·黄庭坚
任世万钧重,载言以为轩。空文误来世,圣达欲无言。咸池浴日月,深宅养灵根。胸中浩然气,一家同化元。
见独斯行叔绮子为赴春试一出江头送别殊令牵怀聊为巴阑行一首以道此意云尔
宋·林亦之
巴阑独还岁月深,相送出门自沉吟。十年交旧总如许,狂歌一曲伤人心。今人读书如过客,壶飧只向市头索。吾曹苦思肠几穿,安得相逢不索莫。念我平生弄典坟,六月北窗长闭门。雕肝篆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