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写花
咏物
抒情
哲理
秋节
自然描述
夏初景物
鸟禽

译文

舍弃舟船,踏上陆地,我扶着藜杖前行,重新寻找旧路,一定不会迷失方向。
云层的顶端,草长得荒芜,我忧虑地走着;而象林之中,花开得正盛,为我提供了一个幽静的栖息之地。
金毛的马安静地睡着,享受着风的宁静;而带有介距的鸡则隐藏锋芒,养精蓄锐。
认识了主人的深谋远虑和巨大智慧,我深感欣慰。他绝不会让我的道路有任何阻碍或限制。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的《重过象林赠觉天大师》,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再次探访象林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舍舟登陆信扶藜”,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离开舟船,踏上陆地,手持藜杖,独自前行的情景,充满了探索与独立的精神。接着,“旧路重寻定不迷”一句,既表达了对熟悉路径的自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定和方向感。“云顶草荒愁窘步,象林花发足幽栖。”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换,云顶之上草木荒芜,让人感到行走的困难;而象林之中,花朵盛开,为幽静的栖息之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美丽。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金毛稳睡恬风马,介距藏锋养木鸡。”这两句进一步深入到自然与生命的层面,金毛犬安静地沉睡在微风中,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木鸡则隐藏着锋利的爪子,似乎在修炼自我,保持内敛与平和。这些形象不仅富有象征意义,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洞察。最后,“识得主人机用大,肯教吾道有町畦。”诗人表达了对觉天大师智慧的高度认可,认为大师的智慧深不可测,不会让自己的道路受到局限或束缚。这句话不仅是对大师的赞美,也是对自己追求真理、不断探索的肯定。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智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与真理的不懈追求。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又咏蜀都城上芙蓉花
唐·张立
去年今日到城都,城上芙蓉锦绣舒。今日重来旧游处,此花憔悴不如初。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金液还丹歌(其十七)
唐·元阳子
阴阳冥寞不可知,青龙白虎自相持。年终变转自相啖,白虎制龙龙渐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