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线
写景
节日
寒冬
山水
农村田园
夜晚的景色
除夕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除夕夜乡村的热闹与温馨场景。首句“推倒虞渊赤羽鸟,晚堂钟鼓报年徂”以生动的比喻,将夕阳比喻为“虞渊赤羽鸟”,即将落日的余晖比作赤色的羽毛,形象地描绘出夕阳西下、一天即将结束的景象。晚堂的钟鼓声则宣告了一年的终结,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接下来,“村童爝竹惊憨犬,野鼠偷灯嫁小姑”两句,通过儿童点燃竹子制造的光亮和老鼠在夜晚的活动,展现了乡村除夕之夜的生动画面。儿童的欢笑和憨犬的惊动,以及老鼠的窃喜,都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欢乐与祥和。“寒绽水田三尺线,坐深檐雨一团蒲”描绘了冬夜的寒冷与静谧,水田上的霜冻如同三尺长的银线,而屋檐下的雨水汇聚成团,形成一幅宁静的画面。这两句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人们在寒冷中围炉取暖的生活状态。最后,“山中自了无庚甲,夜夜胡床火满炉”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与满足。庚甲在这里可能指代时间或岁月,暗示山中生活不受外界干扰,岁月静好。夜夜围坐在火炉旁,无论是对寒冷的抵御还是对温暖的享受,都充满了生活的诗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明朝乡村除夕夜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既有节日的热闹,也有生活的平静与满足,是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礼部旧无朝房予疏请命工曹特建盖异数也落成春祀斋宿奉简张蔡二寅丈(其三)
明·严嵩
晓星残月在檐西,起望天街簇仗齐。瑶雪静含鳷鹊影,綵云深护凤凰栖。南宫礼乐逢昌运,上苑烟花续旧题。谁信烧灯催草奏,每看堂印夜中携。
除夕
宋·陆游
六圣涵濡作幸民,明朝七十八年身。门前西走都城道,卧看无穷来往人。
十六夜月
宋·刘黻
何处吹来笛一声,长空如水浸江城。中秋有月云偏妒,底事今宵放得明。
夏初临·平山堂看龙舟
清·阮恩滦
高阁凌霄,长坂掣练,正逢竞渡芳游。遥指旌旗,回旋三两龙舟。满湖烟景齐收。沸笙歌、乱逐中流。锦波荡桨,春雷叠鼓,作势昂头。当年阑槛,种柳依依,醉翁陈迹,鸿雪空留。青山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