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
墓
歌
君
不
见
东
邻
有
子
早
当
路
,
老
大
还
乡
失
坟
墓
。
君
不
见
西
邻
富
儿
作
商
去
,
封
树
无
情
宿
烟
雾
。
从
来
至
性
多
贱
贫
,
岂
必
扬
名
方
显
亲
。
痴
人
痴
绝
良
可
叹
,
名
利
教
子
还
教
人
。
一
朝
眼
光
瞥
堕
地
,
骨
肉
相
视
如
越
秦
。
何
如
南
山
老
孝
子
,
庐
墓
三
年
不
见
齿
。
秋
霜
春
露
感
至
今
,
眼
血
全
枯
心
半
死
。
今
年
寒
食
复
明
年
,
瓶
中
无
酒
囊
无
钱
。
羞
以
山
薇
酌
涧
水
,
白
茅
藉
地
为
几
筵
。
谁
家
椎
牛
祭
新
鬼
,
山
前
山
后
罗
管
弦
。
纷
纷
车
马
盈
广
陌
,
尘
埃
不
见
陵
上
柏
。
攀
柏
孤
儿
泣
向
隅
,
问
取
姓
名
云
不
忆
。
道
人
出
世
未
出
家
,
莱
衣
上
著
僧
袈
裟
。
出
门
负
米
归
不
即
,
路
逢
蒿
里
生
咨
嗟
。
揖
君
借
问
家
何
处
,
俯
首
沉
吟
泪
如
雨
。
荒
原
客
散
子
规
啼
,
斜
日
在
山
风
在
树
。
因
君
念
我
泉
下
人
,
大
声
问
天
天
不
语
。
悼亡
亲情
社会现象
怀古
译文
你看那东边的邻居家有个孩子早早地走上仕途,等到老了回到家乡却找不到坟墓。
你看那西边的邻居富人出门经商,留下的只有封树笼罩在夜晚的烟雾中。
从来至情至性的人多出自贫贱之家,难道一定要扬名立万才能显耀亲人吗?
那些痴迷于名利的人教育出来的孩子还是教育他人的人呢?
一旦眼光偏离了正道,骨肉至亲就会像越国和秦国一样疏远。
还不如南山的老孝子,在父母的坟墓旁守孝三年,连牙齿都未曾脱落。
秋霜春露的感触至今犹在,眼中泪水已经流尽,但心中的悲痛还未减半。
今年寒食节和明年寒食节,瓶中无酒,囊中无钱。
无法用山薇佐酒,也无法在涧水旁酌饮,只能以白茅铺地为席,用几案和筵席为餐。
谁家宰杀牛羊祭祀新鬼,山前山后都奏起管弦音乐。
车马络绎不绝,充满了宽阔的道路,尘埃遮住了陵墓上的柏树。
孤儿在柏树下哭泣着面向角落,询问他的姓名却无人记得。
有个人即将离开世俗,但他并没有出家为僧,而是在衣上穿上了僧人的袈裟。
他出门去背米却没有立即回来,路上遇见蒿里(即坟地)就感叹不已。
我恭敬地询问他家乡在哪里,他却低头沉吟着泪如雨下。
荒原上的人们已经散去,只有子规鸟在啼叫,斜阳照射在山上,风在树间吹拂。
因为你想到我泉下的亡灵,我大声问天却无人回应。
赏析
这首《庐墓歌》描绘了古代社会中对父母孝道的深刻探讨与赞美。诗人通过对比东西两邻的不同命运,揭示了“从来至性多贱贫”的社会现象,强调了孝行的重要性,而非仅仅追求名声与财富。诗中首先提到东邻之子,年轻时便踏上仕途,但年老返乡时却已失去父母的坟墓,象征着富贵易逝,孝道永存。接着,西邻之富儿选择经商远行,树木虽在,但烟雾缭绕,暗示着亲情与物质追求之间的冲突。这两段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孝道的重视。“从来至性多贱贫,岂必扬名方显亲”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真正孝顺之人不求名利,只求内心安宁的赞赏。接下来,“痴人痴绝良可叹,名利教子还教人”,则对那些只知追求名利而忽视亲情的人进行了讽刺。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述一个孝子三年守墓,面对自然界的秋霜春露,其情感之深,令人动容。即使生活困苦,他仍以山中的野菜和泉水为食,以草席为桌,祭祀亡灵,体现了极高的孝道精神。而每年寒食节的祭扫,更显出他对父母的深切怀念。最后,诗人通过一个出家人的视角,反思孝道与出世的关系,以及孝子的孤独与哀伤,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荒原上的客散与子规啼鸣,夕阳西下,风在树梢,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庄重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对孝道的深刻思考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猜您喜欢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哭从弟
唐·白居易
伤心一尉便终身,叔母年高新妇贫。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