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中
放
言
(
其
四
)
三
尺
胡
床
七
尺
躯
,
横
身
无
计
笑
区
区
。
清
谈
我
不
如
夷
甫
,
嫚
骂
谁
能
恕
灌
夫
。
紫
陌
追
风
鸣
叱
拨
,
华
堂
秉
烛
醉
屠
苏
。
茂
陵
多
病
曾
知
否
,
日
夕
吟
呻
独
向
隅
。
病中抒怀
写人写己
抒情写景
情感
写身世病痛
译文
身躯虽大如七尺男儿,但心怀壮志,无所畏惧,不会轻易被世事所嘲笑。
我的口才或许不及那个时代高谈阔论的文人(夷甫),若我遭到轻蔑和辱骂,无人能像灌夫那样宽容我。
在繁华的道路上,我如骏马般奔驰,声势威猛;在华丽的厅堂中,我秉烛夜游,与友人共饮屠苏酒,醉意盎然。
你是否知道我身体虚弱,常受疾病困扰(如汉朝名将霍去病一样)?我日日夜夜独自在角落里低声吟咏,承受病痛的折磨。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在病中所作,名为《病中放言(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与反思。首联“三尺胡床七尺躯,横身无计笑区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病中的诗人,躺在三尺长的胡床上,身体无力,无法行动,只能无奈地面对周围的一切。这里的“区区”一词,既指代了诗人自己,也暗含了对世事的轻视和不屑。颔联“清谈我不如夷甫,嫚骂谁能恕灌夫”,运用典故,将自己与历史人物进行对比。诗人自谦不如东晋名士王衍(夷甫),后者虽有名望却空谈无为;同时,诗人也自嘲,即使像汉代的灌夫那样直言不讳,也难以得到宽容。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自身言行的反省与对社会风气的批判。颈联“紫陌追风鸣叱拨,华堂秉烛醉屠苏”,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理想生活场景。紫陌,即京城的大道,这里象征着繁华与热闹;叱拨,是一种名马,此处比喻追求速度与激情的生活。华堂,指豪华的厅堂,屠苏则是古代的一种酒,常在新年时饮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不满。尾联“茂陵多病曾知否,日夕吟呻独向隅”,引用了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晚年多病的典故,暗示诗人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内心情感。日夕吟呻,形容诗人每日在病痛中呻吟,孤独地面对生活的困境。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脆弱、疾病痛苦的深刻体验,以及在逆境中仍坚持自我表达的精神。整首诗通过对比、典故和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坚守。
猜您喜欢
和中甫吕氏园亭
宋·沈遘
长日阴阴雨与风,病夫高卧一舟中。少年欢气谁能遏,纵走名园看落红。
听涧泉琴次赵丞韵
宋末元初·杨公远
来谒涧泉琴,都忘利与名。初闻心地爽,饱听耳根清。三峡流波势,九皋鸣鹤声。更期明月夜,共此畅幽情。
苦热(其一)
宋·刘攽
炎晖不可避,郁郁度朝晡。飞鸟有时堕,高林无事枯。形骸等外物,橐籥任洪炉。正有捐尘浊,东浮万里桴。
灯下对紫薇
明·李奕茂
高卧空山百感生,一番风雨倍伤情。孤灯寂寂谁相问,只有薇花照眼明。
病兴
宋·宋祁
病兴还见岁华阴,身属櫜鞬久未任。主画固须烦孟博,作书宁免倩陈琳。仙丸玉匕贪馀饵,甜酎银瓯喜细斟。谁笑衣囊长寂寞,横思新得汉台金。
病中岳二兄朝夕临过兼闻乡讯感赋
清·顾印愚
病榻来过风雨交,应时不已自喈嘐。万竿恶竹谁从斫,一曲清江莫定巢。天上虚传清暑殿,人间宁有孟城坳。侧身四望归无所,联句城南岂愈郊。
荅陈惟深
明·成鹫
年来踪迹类飞蓬,道与时违莫强同。晚市放歌逢郢客,春城扶病问壶公。高谈直泻千山瀑,清啸遥来四座风。林下为君悬一榻,松门终日候双童。
病夫
明·薛蕙
平生心迹重相违,再到长安再乞归。本以顽疏难偶俗,不缘忧患始忘机。倦游但谓栖迟是,小隐焉知出处非。海内故人多问讯,病夫新制芰荷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