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诸
园
接
花
果
花
木
聊
观
化
,
芳
菲
触
处
同
。
大
都
知
岁
晚
,
各
自
占
春
风
。
巧
著
移
根
力
,
阴
争
造
物
功
。
化
钧
均
播
埴
,
此
理
杳
冥
中
。
写景
田园
咏物
哲理
赞美
植物
花木
化育
造物功
译文
欣赏花木的变化,芬芳的花朵在各处都相同。
大家都明白岁末将至,各自享受着春天的温暖。
巧妙地通过改变环境,达到生存的目的,这是一种造物主的力量。
自然的规律就像均匀播种的泥土一样,这种深奥的道理隐藏在冥冥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园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抒发了对生命力和自然规律的赞美之情。"花木聊观化,芳菲触处同"一句,以轻快的笔触描绘出花木在春风中共同享受着生长与变化的情景。"大都知岁晚,各自占春风"则表达了诗人对每个生命体在时光流转中争取自己发展机遇的理解和感慨。接下来的"巧著移根力,阴争造物功"一句,展现了植物生长中的竞争与适应自然环境的情形。这里的"巧著"指的是植物生长时对土壤、阳光等资源的精打细算,而"阴争"则表现出在自然界中各自为战,争取生存空间的情况。最后两句"化钧均播埴,此理杳冥中"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万物共生的哲思。"化钧"暗示着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作用,而"均播埴"则象征着大自然对生命力的平均分配。"此理杳冥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其深不可测的感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生命力和自然法则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杨冠卿
262首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您喜欢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得闲亭
宋·许棐
柳风虽小丝丝袅,花雨无多点点香。惟有吟毫闲未得,染红濡绿一春忙。
玄珠歌(其十五)
唐·张果
玄珠玉树有根苗,水际连天永不凋。真火含虚如赤日,金华结魄六时潮。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其五)
南北朝·鲍照
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北园有细草,当昼正含霜。乖荣顿如此,何用独芬芳。抽琴为尔歌,弦断不成章。
寄畅园杂咏(其四)
清·爱新觉罗·弘历
松篁深处小逍遥,紫绽藤花缀几条。今日锡山姑且置,间间塔影见高标。
竹围
清·陈学圣
千竿绿竹势参天,四面围青色倍妍。寄与村中君子语,猗猗数字勿忘筌。
降旨回銮时取道徐州视河工诗以纪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南来两务重,视河及观民。表里实相资,河治民始安。入疆即念兹,疏瀹命河臣。随銮乃细事,伫待嘉猷陈。高堰新堤固,淮口如前巡。其病不在斯,而在徐城滨。渡江以南来,闾阎商贾臻。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