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地点
景色深广
咏物但不具名
表达心意
希望

译文

恩情如海波般深又广,我在其支流旁建造了一座小亭。
亭子倒映在南山的巨大身影下,向上则与天上的银河相通,星光如河中水波。
今日我们在濠水边共享欢乐,不知何时能在文学的海洋里一同施展才华。
人心如同鱼儿般自在欢畅,举杯相向,眼前的荷叶碧绿万顷。

赏析

这首诗以“恩波”为题,描绘了恩波寺的景致与氛围。诗人王质以细腻的笔触,将恩波寺的环境与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首联“恩波全似海波深,聊傍支流筑小亭”,开篇即以“恩波”与“海波”相比较,强调了恩波的深邃与广阔,随后点明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选择筑一小亭,既是对自然美景的亲近,也是内心情感的寄托。颔联“下映南山千丈影,上通云汉一河星”,进一步描绘了恩波寺周围的自然景观。山影倒映于水中,显得格外高大,而天空中的星辰则与水面的波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象。颈联“濠梁此日堪同乐,文沼何时共效灵”,转而表达了一种与友人共享欢乐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期待未来能与他人共同探索与学习。尾联“人意亦随鱼意好,一觥相对万荷青”,以“鱼意”与“人意”的和谐共处,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在美好的环境中享受生活的态度。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美好、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恩波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宋代山水田园诗的佳作之一。

王质

496首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猜您喜欢

野望
唐·杜甫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登庐山诗二首(其二)
南北朝·鲍照
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高岑隔半天,长崖断千里。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瑶.....
蝶恋花·秦乐家赏花
宋·张孝祥
烂烂明霞红日暮。艳艳轻云,皓月光初吐。倾国倾城恨无语。彩鸾祥凤来还去。爱花常为花留住。今岁风光,又是前春处。醉倒扶归也休诉。习池人笑山翁语。
叠浪崖
清·爱新觉罗·弘历
层叠奇峰作浪形,大瀛海竖万寻青。渔人何物津轻问,祇合虚舟不繫停。
至日携搕登道场山
明·孙一元
瞥眼风尘岁屡迁,椒盘柏酒自留连。半生作计閒为上,到处论交山最贤。好句忽成黄叶寺,小舟漫倚白鸥天。松声泉语无人会,独坐岩头意已传。
春日郊行(其三)
宋·释绍嵩
芳草斜铺翡翠茵,旧游如梦苦伤神。寒山带郭穿松路,柳絮梨花寂寂春。
寄曹子讷于寿道二同年
元·黄溍
忆同鹄立簉天关,清漏无声虎豹闲。黄榜未开齐望拜,紫衣高唱遽分班。已惊恩出寻常表,更羡身居季孟间。海国邻疆幸无远,可容接武向蓬山。
望水诗
南北朝·鲍照
刷鬓垂秋日,登高观水长。千涧无别源,万壑共一广。流驶巨石转,湍回急沫上。苕苕岭岸高,照照寒洲爽。东归难忖恻,日逝谁与赏。临川忆古事,目孱千载想。河伯自矜大,海若沈渺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