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五
夜
同
黎
邓
欧
诸
子
饮
李
仲
伟
席
上
得
星
字
雅
会
逢
秋
半
,
词
人
共
此
亭
。
已
怜
今
夜
雨
,
况
是
客
中
听
。
天
上
无
流
彩
,
人
间
亦
聚
星
。
当
杯
念
明
发
,
遮
莫
付
沈
冥
。
秋日怀友
聚会
写景
抒情
友情
季节
秋
客中思乡
人生哲理
译文
翻译成白话文:在秋天的半途上,我们举行了一场雅致的聚会,词人们共同聚集在这座亭子里。
翻译成白话文:对于今晚的雨,我已经觉得很是怜爱,更何况作为一个身处异乡的旅人,听这雨声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翻译成白话文:天上没有流光溢彩的景象,但人间却也聚拢了众多的星辰(此处指词人们聚集一堂)。
翻译成白话文:当酒杯在手时想着明天的出发,或者就把这一切交付给深深的夜晚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孙宸在秋季的一次雅集中,与词人们共聚一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聚会氛围的独特感受。首联“雅会逢秋半,词人共此亭”,点明了聚会的时间是在秋季的中旬,地点在一个亭子里,暗示了环境的雅致和聚会的高雅。诗人与词人们在此共享佳节,营造出一种文人相会、诗意盎然的氛围。颔联“已怜今夜雨,况是客中听”,表达了诗人对当下情景的感慨。雨夜中的聚会,对于诗人来说,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身处异乡的客居生活的感慨。雨声与酒宴的欢声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聚会的意境和情感深度。颈联“天上无流彩,人间亦聚星”,运用比喻手法,将聚会的词人们比作天上的星辰,既赞美了他们的才华横溢,也寓意着他们在文学世界中的独特地位。同时,也暗含了对聚会中交流思想、碰撞灵感的美好期待。尾联“当杯念明发,遮莫付沈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当前聚会的珍惜。在举杯畅饮之际,诗人思考着明天的到来,希望这次聚会的美好记忆能够长久留存,不被时间的流逝所淹没。这一句既是对聚会的留恋,也是对未来相聚的期盼。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聚会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和诗意美感。
猜您喜欢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吴醉亭谓余懒慢如嵇康以诗规劝叠韵为报
清·陈以豫
一枝暂借此栖身,为爱园亭少俗尘。对客嵇康生性懒,去官陶令不嫌贫。君能知我应规我,才本低人敢傲人。且脱貂裘来换酒,主宾同醉玉壶春。
答谢伯子先生
明末清初·张穆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余.....
赠三侍御
唐·常建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
郑介道见访
宋·许棐
步头杨柳种多年,今日方维胜客船。扫石共看山色坐,枕书同听雨声眠。溪羹旋煮莼丝滑,野饭新炊芡玉圆。不管归心忙似箭,强留吟过菊花天。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