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
情感
星月景致
其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之夜在何龙友宅中聚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氛围与情感。首句“天阶坐七夕”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将读者带入一个特定的场景之中。接着,“银汉望虚无”一句,运用了银河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七夕之夜的神秘与浪漫。“雅会烦襟涤,新凉暑病苏”两句,表达了聚会对于人心灵的洗涤作用,以及新凉带来的舒适感,暗示了人们在节日中得到的放松与愉悦。接下来,“月斜蟾影澹,星返鹊桥孤”描绘了夜色中的景象,月光斜照,蟾蜍的影子显得格外宁静,星星似乎也回到了鹊桥,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同时也暗含了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最后,“此夕相怜意,人间总未殊”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特殊情感的理解与共鸣,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七夕节的文化内涵与个人情感体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临洺关李浦珠送酒抵邯郸赋此寄之(其二)
明末清初·周亮工
星河云影澹相连,桃叶依然旧渡边。盲女琵琶天宝事,羁人词赋帝京篇。宁知此会为何夕,剩有新愁入去年。始信情根堪万劫,鹊桥今古不桑田。
多丽·七夕游莲荡作
宋·葛立方
破波光如镜,三翼轻舟。对雨馀、重岩叠嶂,何妨影堕清流。望芙蕖、渺然如海,张云锦、掩映汀洲。出水奇姿,凌波艳态,眼看□叶弄新秋。恍疑是、金沙池内,玉井认峰头。花深处,田田叶.....
和公实燕台感秋(其五)
明·黎民表
文园遥忆病相如,几度裁诗慰索居。西第看花摇綵笔,上林游猎从金舆。生逢尧舜功名薄,迹混渔樵计术疏。闻道乞身书欲上,圣明应未许悬车。
燕归梁
明末清初·屈大均
几片春光燕嘴边。红湿露啼鲜。海棠丝短也相牵。残梦后,断魂前。粉馀飞雪,香消沉水,无计更留仙。东风好,送向花田。花麝土,早成烟。
归朝欢·除夕
明末清初·梁清标
帝里又惊斟岁酒。世事浮云空白首。庭前历落拥冰霜,江头寂寞舒梅柳。东风何太陡。京尘虚负渔樵耦。剪灯红且倾柏叶,莫问经纶手。六街爆竹喧阗久。轻暖轻寒门闭后。丽谯已听漏声频,绮.....
清平乐·七夕口占
清末近现代初·梁启勋
巧如可乞。更有何人拙。垂地银河自清澈。亘古不闻呜咽。纱窗已入新凉。流萤明灭低昂。庭树远连天阔,双星徐度红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