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占
前
句
问
仲
木
病
来
病
嗟
君
子
,
相
如
岂
倦
游
。
小
楼
残
暑
尽
,
高
柳
夕
阳
收
。
病
里
身
名
淡
,
閒
中
卉
物
幽
。
君
看
城
市
客
,
车
马
日
悠
悠
。
写景抒情
城市情感
秋景写物
夏日景象
疾病抒怀
译文
叹君子因病来,但相如却未曾因旅途劳累而感到厌倦。
夏日炎热已过,在小楼上几乎感受不到余热;夕阳洒在高大的柳树上,使它更加显得美丽。
病中我淡泊名利,闲暇中欣赏着周围的植物,感到一种幽静的美。
你看那些城市里的人啊,每天都在忙碌地乘坐着马车来来往往。
赏析
此诗由彭孙贻于明末清初创作,题为《再占前句问仲木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病中之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和谐共生。首联“来病嗟君子,相如岂倦游”,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对朋友病痛的关切之情,同时暗含了对友人不因疾病而放弃追求的赞美,仿佛在说即使面对病痛,君子也应保持不懈追求的精神,正如司马相如虽游历四方,但从未感到厌倦。颔联“小楼残暑尽,高柳夕阳收”,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凉意的傍晚景象。小楼之上,暑气渐消,高高的柳树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宁静,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示着病中的主人公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颈联“病里身名淡,闲中卉物幽”,进一步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在病痛之中,名利似乎变得淡薄,只有自然界的草木在闲适的环境中展现出其幽静之美。这一联通过对比,强调了病痛对于心灵的净化作用,使人在病痛中也能发现生活的真谛和自然的美好。尾联“君看城市客,车马日悠悠”,则以旁观者的视角,反衬出病中人物的超脱与宁静。在繁华的城市中,人们忙于追逐名利,车水马龙,日复一日地忙碌,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病中的主人公能够从喧嚣中抽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一联既是对友人病中状态的赞美,也是对现代人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思。整首诗通过对病中场景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彭孙贻
3517首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您喜欢
卧疾
唐·白居易
闲官卧疾绝经过,居处萧条近洛河。水北水南秋月夜,管弦声少杵声多。
故人过访
元·廖大圭
七尺长身卧故庐,日斜起坐对残书。几人岁晚能相问,一榻山中独久虚。好客新秋来杖屦,小窗暮雨共盘蔬。相看道义有真乐,万事悠悠总不如。
逢陈弓秀才
明·谢晋
独坐清溪野水滨,岁寒逢友胜逢春。还家故旧如相问,老我京华白发新。
晚渡
唐·陆龟蒙
半波风雨半波晴,渔曲飘秋野调清。各样莲船逗村去,笠檐衰袂有残声。
第四赋韵东城门病
南北朝·庾肩吾
紫纨未可得,漳滨徒再离。一逢犬马病,贲育罢驱驰。已无九转术,复阙万金奇。不看授疆掌,唯梦莲花池。
长安客感
唐·雍陶
日过千万家,一家非所依。不及行尘影,犹随马蹄归。
竹窗
元·马臻
竹窗西日晚来明,桂子香中鹤梦清。侍立小童閒不动,萧萧石鼎煮茶声。
阮郎归(其二)
宋·王之道
长杨风软弄腰肢。日长胡蝶飞。雨馀新绿细通池。玉钩悬妓衣。鸿雁远,子规啼。此情谁得知。一尊聊与故人持。醉来悲别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