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
睡
绿
阴
转
庭
柯
,
午
眠
犹
未
觉
。
更
无
山
禽
啼
,
残
梦
断
剥
啄
。
写景
夏日
鸟语
梦中惊醒
抒发心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的一幅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午睡后的感受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绿阴转庭柯”,开篇以“绿阴”点明夏日的季节特征,同时“转庭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微妙动态感的画面。“午眠犹未觉”,直接描述了诗人还在沉睡的状态,与外界的宁静形成呼应,也透露出诗人可能在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安逸。接着,“更无山禽啼”,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没有鸟鸣声打破这份宁静,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深沉的静默之中。这种对自然声音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平静与满足。最后,“残梦断剥啄”,以“残梦”描绘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的情景,而“断剥啄”则形象地表现了敲门声或某种轻微的响动突然打断了诗人的梦境,将读者的思绪从宁静的梦境拉回现实。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拟声词“剥啄”,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声响,也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午后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从午睡中醒来时的心理状态的捕捉,展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彭孙贻
3517首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您喜欢
临清柳枝词三首(其三)
明·董谷
行行檐树碧阴森,绿户朱帘粉堵深。睡起日高无一事,紫囊惟费买花金。
望秦川/南歌子(其三)
宋·程垓
翠黛随妆浅,铢衣称体香。好风偏与十分凉。却扇含情独自、绕池塘。碧藕丝丝嫩,红榴叶叶双。牵丝摘叶为谁忙。情到厌厌拼醉、又何妨。
宫词一百首(其九十四)
唐·王建
画作天河刻作牛,玉梭金镊采桥头。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楼。
夏日寒山寺旭公房竹下迟王生不来与刘生饮
明·张元凯
野寺昼寂寥,独鹤当门屏。阴阴古墙下,一片绿云冷。夕照上高檐,空翠落潭影。如何炎隆时,有此清凉境。入林无所事,匡床据高枕。不见子猷来,便与公荣饮。远抱托长风,孤怀自耿耿。心.....
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
宋·黄庭坚
猩毛束笔鱼网纸,松柎织扇清相似。动摇怀袖风雨来,想见僧前落松子。张侯哦诗松韵寒,六月火云蒸肉山。持赠小君聊一笑,不须射雉彀黄间。
寿静斋兄
明·王汝廉
兄向庙廊荣紫绶,弟从岩谷乐幽栖。生同盛世遭逢异,系出中丞寿算齐。斋外棠花长韡韡,池边草色正萋萋。相期每岁朝元后,次第春风入品题。
和同舍夏日四诗(其三)晨夜
宋·程俱
夜气接平旦,微凉生太虚。庭槐秋影动,檐月晓光馀。执热宁无间,探汤固有初。斯须衔烛转,汗渍羽陵书。
夏日村居次焦山郭次甫韵
明·梁可澜
万里天光海气凉,阑干十二海天长。粟舂铁树飞泉响,酒压金茎玉露香。柳岸客过桃叶渡,柴门人指杏花乡。阴阴绿树江村晚,倦鸟归来带夕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