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
蕙
滋
兰
复
树
蕙
,
采
采
将
安
之
。
遇
客
讯
何
来
,
言
从
南
山
垂
。
朝
曦
耀
岩
户
,
惠
质
纷
葳
蕤
。
隐
彼
无
人
境
,
珍
重
丘
壑
姿
。
凡
卉
沐
春
阳
,
雨
露
咸
所
私
。
荣
光
谅
有
以
,
霜
雪
将
见
疑
。
嗟
此
蕙
与
荃
,
含
气
寂
无
为
。
徘
徊
待
炎
德
,
讵
忧
见
节
迟
。
伊
余
慕
孤
抱
,
㰖
□
□
薋
葹
。
错
以
丹
厓
土
,
绮
石
间
瑰
奇
。
芬
芳
为
君
发
,
信
美
今
在
兹
。
不
遇
彼
之
子
,
空
谷
徒
逶
迤
。
咏物
写花
怀古
情感
自然景物
蕙树
四季景色
田园景色
表达哲理
含情感哲思
译文
滋兰再种蕙草,采呀采呀要送到哪里去。
遇见旅人询问从何而来,说是从南山的深处。
朝阳照耀着岩石门户,丰富的恩惠(此处“惠”为“恩惠”之意)如花繁茂。
隐居在无人的境界里,珍视那山峦沟壑的姿态。
寻常的花卉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中,接受雨露的恩泽。
或许可以光彩夺目,但也可能经受霜雪的考验而显得怀疑。
叹息这蕙草与荃草,蕴含着气息却寂静无为。
在此徘徊等待炎热的季节到来,不忧虑被节令错过而显得迟缓。
我羡慕这孤高的抱负,却无法像薋葹(一种植物)那样生长茂盛。
错杂地种植在丹崖峭壁上,又把珍奇之物种植在石头间。
为了你而开放的芬芳,美好的花朵现在正在此开放。
如果不遇到这样的人,空旷的山谷也只是曲折蜿蜒罢了。
赏析
这首诗《树蕙》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种植兰花和蕙草的情景,并通过这些植物的生长与特性,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的开篇“滋兰复树蕙,采采将安之”,以“滋兰”和“树蕙”起笔,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培育和追求。接着,“遇客讯何来,言从南山垂”,描述了遇到客人询问来源的情景,暗喻了诗人在山林中寻找心灵的归宿。“朝曦耀岩户,惠质纷葳蕤”两句,通过晨光的照耀和蕙草的繁茂,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接下来,“隐彼无人境,珍重丘壑姿”则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渴望。“凡卉沐春阳,雨露咸所私”描绘了万物在春日阳光和雨露滋润下的生长状态,而“荣光谅有以,霜雪将见疑”则暗示了自然界中的变化无常,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嗟此蕙与荃,含气寂无为”表达了对蕙草和荃草的感慨,它们虽有独特的气质,却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默默生长。“徘徊待炎德,讵忧见节迟”则是诗人期待着理想社会的到来,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最后,“伊余慕孤抱,㰖□□薋葹”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持,即使身处困境,也坚守自我。“错以丹厓土,绮石间瑰奇”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独特。“芬芳为君发,信美今在兹”则表达了诗人愿意为理想付出,坚信美好的事物终将显现。“不遇彼之子,空谷徒逶迤”则是对未能遇到知音的遗憾,但依然坚信美好终将到来。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和理想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充满了深邃的哲思和浪漫的情感。
彭孙贻
3517首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您喜欢
春尽和郭三果园三首(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曹家达
新树阴阴苏幕遮,鬓丝禅榻损年华。漫扶残醉归樊素,何处回廊梦谢家。庭草暮寒怜碧玉,海棠春睡褪红霞。废垣过雨无人迹,薄暮东风野荠花。
偶得上饶芡实颇佳分荐同邑以诗送
宋·王洋
明珠宝簿藏贝宫,姮娥取置空明中。神仙法施仗秘咒,一粒变化传无穷。水府仙人通妙诀,擘破寒泉弄明月。左庚右甲养素胎,珠胜醍醐色如雪。鍊丹水底含太阳,世人错比煎硫磺。丹成不合恋.....
双髻岭
明·胡文路
谁把芙蓉海上栽,一枝两枝何日开。青苍今古不摇落,岩岈天地空崔嵬。圭璋削玉齐云立,银管冲霄碇斗极。根盘五指南溟深,花放四时娇欲滴。团团日月磨巑岏,飘飘风雨净婵媛。欲从蓬岛看.....
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其八)
宋·唐仲友
不管江梅妒杀人,壶中日月已先春。恰如姑射神仙子,野服高闲物外身。
芙蓉仙隐
元末明初·陈谟
芙蓉仙隐处,太守日来游。丹鼎飞随鹤,松坛暖卧牛。泉凝三伏雪,草耐万年秋。五马朝天去,山人空尔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