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抒情
怀古
山水
哲理
酒文化
友情
冬日景象

译文

翻译:寺庙旁的梧桐和竹子比城墙还要高,万树之风一齐吹起,发出相同的声音。
白云在天上漂浮,月亮在地上照耀,两者默默相对,好像相互了解着平生的一切。
古人结交朋友必定有原因,视黄金如山但待人却如清水般清澈。
虽然拥有三尺吴钩宝剑和七尺身躯,但不轻易对人谈及知已。
富贵任侠之士如同轻尘般飘渺,而布衣卿相之辈则不值得过多谈论。
一颗耿直的心自古至今都未曾改变,为何要向神灵发誓呢?
酒酣意气忽然涌上心头,摇笔一挥,便展现出天人般的英勇壮志。
头戴角巾,身姿窈窕,策略通达,满袖都是计谋与策略。
才知那些只懂得互相斗角的小人如同秋虫般鸣叫一般可笑,相比起来显得极其平庸无趣。
不论富贵贫贱,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方式与话题,但你我各自擅长的事物却是各有不同。
欢声笑语中烛花跳跃沸腾,海风仿佛要摇动整理我们的羽毛。我们像是要振翅高飞,翱翔天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西院举办的雅集盛会,诗人彭孙贻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聚会的氛围和参与者的情感。首句“僧寮梧竹高于城”描绘了聚会地点的环境,高耸的梧桐竹林仿佛与城市隔绝,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氛围。接着,“万树风起俱同声”通过自然界的风声,象征着聚会中人们心灵的共鸣,无论身份高低,都能在此找到共同的语言。“白云在天月在地,相对无语知平生”两句,以白云和明月为喻,表达了聚会中人与人之间超越言语的深刻理解与默契,如同天上的白云和地上的明月,虽不言而自知彼此的陪伴与和谐。“古人结交必有以,黄金如山视如水”则反映了对传统友谊价值的肯定,即便是在物质丰富的时代,真正的友情也如同山间的清泉,珍贵而纯粹。接下来,“吴钩三尺身七尺,不与吴钩说知己”通过兵器的比喻,暗示了聚会中的参与者虽然有着各自的事业与追求,但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心灵的契合点,无需借助外物来证明彼此的了解与信任。“豪华任侠等轻尘,布衣卿相安足论”强调了身份与地位在真挚友谊面前的微不足道,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心灵相通,便能成为彼此的知己。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赞美了雅集中超越物质与地位的深厚情感。“寸心耿耿自千古,何事昭盟尔大神”表达了对长久友谊的渴望与珍视,认为真正的友谊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如同盟约一般坚定。接下来,“酒酣意气忽坌涌,摇笔天人壮英勇”描绘了聚会中饮酒后的豪情与创造力的爆发,参与者们挥洒笔墨,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情与勇气。“角巾窕窈策一通,满袖成谋指画中”通过穿戴与行动的细节,进一步展示了聚会的雅致与深思熟虑,每个人都在思考与交流中寻找灵感与解决方案。最后,“乃知琐士角文采,相斗何异鸣秋虫”以琐碎之事与秋虫鸣叫作比,强调了聚会中智慧与艺术的较量远胜于表面的争斗,体现了对精神层面交流的重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雅集中人与人之间超越物质与地位的深厚情感,以及在这种环境中激发的创造力与智慧的碰撞,是一幅生动的古代文人聚会画卷。

彭孙贻

3517首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