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夕
感
事
羁
人
摇
落
感
西
风
,
乾
鹊
声
喧
故
恼
公
。
莫
怪
诗
篇
多
涕
泪
,
久
因
丝
竹
废
期
功
。
愁
同
河
汉
难
填
羽
,
身
比
蛛
丝
畏
罥
笼
。
万
事
只
今
多
计
拙
,
不
教
乞
巧
句
徒
工
。
佳节
抒情
爱情
七夕节
写景
怀古
忧民
七夕情感
译文
一位在外漂泊的人因西风的吹拂而感到失落,耳边传来喜鹊的欢叫却使他心生烦恼。
不要奇怪诗篇中多有涕泪,是因为长久地沉迷于音乐(丝竹指代音乐)而忘记了重要的约定。
我的忧愁如银河一般宽广而难以用言语表达,我的身体如同被蜘蛛网困住一样害怕被束缚。
如今考虑所有事情都显得计策笨拙,即便写得巧妙的诗句也无法拯救现在的困境。
赏析
这首诗《七夕感事》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首联“羁人摇落感西风,乾鹊声喧故恼公”,开篇即以“羁人”自喻,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漂泊之感。秋风萧瑟,万物凋零,这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乾鹊的喧闹声,本应是带来吉祥的象征,却在诗人这里变成了“故恼公”的原因,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忧愁的情绪。颔联“莫怪诗篇多涕泪,久因丝竹废期功”,诗人直抒胸臆,解释了为何诗中常有泪水,是因为长久以来,音乐与诗歌成为了他排遣忧愁的方式,但如今却因为某种原因而无法继续,这种无奈与失落跃然纸上。颈联“愁同河汉难填羽,身比蛛丝畏罥笼”,将个人的愁绪比作难以填满的银河,形象地表达了愁绪的深重与无尽。同时,将自己比作蜘蛛丝,害怕被捕捉,隐含着对束缚与自由的渴望。尾联“万事只今多计拙,不教乞巧句徒工”,总结了诗人的感慨,指出在当前的世态下,无论做什么都显得力不从心,即便是写诗这样的技艺,也显得徒劳无功。这一联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时代背景的反思。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彭孙贻
3517首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古歌
汉·两汉乐府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