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

)

便
写花
咏物
抒情
春天
赞美
怀旧情感
闺怨情感
山水景色

译文

寒冷的香气淡淡地弥漫着,苔藓般的地面一片洁净,窗外映照进来的景象却让人察觉不到春天的气息。
照着镜子时,我曾窥见像螺黛一般青黑的发髻的伴侣;玩弄着珠宝时,我怀疑看到了从楼上坠落的人。
碧云在天边,我在傍晚时分遥想我们可能会相聚;青色的书桌旁,我因忧愁而频繁地传递书信。
我自认为天生缺少仙人的气质,花朵怎会与我亲近呢?

赏析

这首诗《绿萼梅(其一)》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对绿萼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情感寄托。首联“寒香漠漠净苔茵,影入窗纱不见春”描绘了绿萼梅花在寒冷中散发出的淡淡香气,仿佛在静谧的苔藓上轻轻飘荡,其影子映入窗纱,却让人难以察觉春天的到来,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幽静深远的意境。颔联“扫镜曾窥螺黛侣,弄珠疑见坠楼人”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想象,将梅花比作镜中的螺黛伴侣,又似是弄珠之人,暗示梅花不仅美丽动人,还蕴含着深邃的情感与故事,引人遐想。颈联“碧云日暮遥思合,青案愁多报赠频”描绘了日暮时分,碧云低垂,诗人遥思之情与日俱增,而青案上频繁的礼物赠送,则可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或是对梅花之美的深深敬仰与赞美。尾联“自分生身少仙骨,萼华那得便相亲”表达了诗人自谦之语,认为自己虽非仙骨,但对梅花之美却有着深切的亲近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绿萼梅花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其深沉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彭孙贻

3517首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又咏蜀都城上芙蓉花
唐·张立
去年今日到城都,城上芙蓉锦绣舒。今日重来旧游处,此花憔悴不如初。
得闲亭
宋·许棐
柳风虽小丝丝袅,花雨无多点点香。惟有吟毫闲未得,染红濡绿一春忙。
甲子岁除作(其一)
明末清初·屈大均
欲寒先作雾,将暖更吹风。岁尽从今夜,春来自故宫。草犹含蕙绿,花已破桃红。腊酒琉璃盏,殷勤入掌中。
再韵简菊坡
宋·郑清之
访梅长与寒角力,两鬓丝丝尚堪织。吊湘赋鵩强解事,长沙少年空太息。酷爱孤芳支岁寒,草木虽多懒求识。肥遁不为苍帝臣,白贲丘园义形色。风饕雪虐真养素,笑枕溪流漱寒石。请翻橘颂作.....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