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风
定
云
仍
暖
,
天
围
四
顾
低
。
纷
纷
俄
搅
野
,
浩
浩
欲
平
溪
。
樵
担
归
时
重
,
渔
舟
望
处
迷
。
饥
鸦
空
绕
树
,
若
个
可
安
栖
。
写雪
写景
动物
译文
云层下风已经停息,但仍然温暖,天空仿佛低垂在四周。
纷纷扬扬的尘土搅动了整个田野,暴雨像要覆盖整个溪流。
柴夫担柴归来时觉得担子更加沉重,渔夫在远方望着那处渔舟的所在而迷惘。
饥饿的乌鸦在空中的树上绕圈圈,似乎不知道哪里有地方可以安心栖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大雪覆盖下的冬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静谧。首联“风定云仍暖,天围四顾低”描绘了雪后风停,云层依旧温暖,天空仿佛被四面围住,显得低垂。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风停后的宁静与云层的温暖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颔联“纷纷俄搅野,浩浩欲平溪”则进一步展示了雪的壮观。雪片纷飞,很快覆盖了大地,似乎要将溪流也淹没。这里通过“纷纷”和“俄搅”描绘了雪花飘落的动态美,而“浩浩”则强调了雪势之大,即将覆盖一切的气势。颈联“樵担归时重,渔舟望处迷”转而描写人类活动在雪景中的映照。樵夫背着沉重的柴火归来,渔舟在茫茫雪海中迷失方向。这两句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暗示了雪带来的不便与挑战。尾联“饥鸦空绕树,若个可安栖”以乌鸦的处境作为收束,形象地表达了在如此严寒的环境中,连乌鸦都找不到一个可以安心栖息的地方。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引发了读者对生命在自然面前脆弱性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吟社递至诗卷足十四韵以答之为梅水村发也(其七)
宋·赵必?
子猷癖爱竹,无梦到香影。雪夜棹匆匆,未必有诗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