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
川
四
咏
(
其
四
)
桃
源
小
境
武
陵
谩
说
遇
神
仙
,
此
处
分
明
小
洞
天
。
始
谓
山
川
无
道
路
,
忽
惊
鸡
犬
有
人
烟
。
秋
风
禾
穗
黄
云
外
,
春
水
桃
花
红
雨
边
。
我
欲
题
诗
誇
绝
境
,
诗
成
又
恐
竞
流
传
。
写景
秋天的景色
咏物
写景结合
怀古
写景
赞美绝境
山水的写景
山水田园
译文
武陵源虽常被提及有神仙遇见,但此地却分明如小洞般别有洞天。
原本以为山川之间没有道路可通,突然惊讶地发现鸡鸣狗叫声中已有炊烟升起,说明此处已有居住的迹象。
秋风吹过,稻谷如黄云般在远方摇曳;春水旁,桃花盛开,花瓣如红雨般飘落。
我本想写诗来赞美这绝美的景色,但诗写成后又担心它被世人广为流传而失去其原始的纯粹与宁静。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橙川四咏·桃源小境》描绘了一幅如世外桃源般的隐逸景象。首句“武陵谩说遇神仙”,暗指桃花源的传说,暗示眼前的景色或许不逊于仙境。接着,“此处分明小洞天”强调了眼前环境的幽深与超凡,仿佛人间秘境。“始谓山川无道路,忽惊鸡犬有人烟”两句,通过转折表达了诗人初时以为人迹罕至,而后突然发现有人家炊烟袅袅的惊喜,增添了神秘感和生活气息。接下来,“秋风禾穗黄云外,春水桃花红雨边”以生动的色彩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的田园风光,秋风中的稻谷金黄,春雨中的桃花娇艳,画面鲜明。最后,“我欲题诗誇绝境,诗成又恐竞流传”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赞美之情,却又担心自己的赞誉会让这宁静的仙境不再宁静。这种矛盾的情绪,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也流露出对世俗纷扰的忧虑,使得诗歌更具深度。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忆江渎池庐
清·顾印愚
藕根迸水青钱小,竹箨铿林绿襁斑。初夏池塘忘不得,乱书重叠对西山。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