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
咏筝
怀古

译文

夜晚静坐于灯火下调试筝弦,罗帷轻轻垂下露出纤细的手指。
红色的琴弦每拨动一次声音都各异,白玉般的琴柱连连移动映照出相同的影子。
不知在哪里学得了新颖的曲调,一曲接一曲弹奏却未曾见过这些曲目的名字。
或许是出自石崇金谷园中的乐曲,还未在洛阳城内广泛流传开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场景,诗人独自坐在灯光下,手中调弄着筝(一种古代弦乐器)。罗帷低垂,手指在筝弦上轻轻滑动,营造出一幅温馨雅致的画面。诗中的“朱弦”和“玉柱”分别指筝的弦线和筝的按键,这里用来形容声音连绵而又有层次。每一次弹奏都不同,但又相互呼应,形成一幅美妙的音乐图景。诗人提及不知从何处学得这新的声调,却能弹奏出如此美丽动听的旋律,这表明了诗人对音乐的赞赏和渴望。最后两句“应是石家金谷里,流传未满洛阳城”则暗示这首曲可能源自石崇之类的名门世族,但在当时的洛阳城中尚未广为人知。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音乐艺术的追求,也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俗、与艺术为伴的高雅生活态度。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忆江渎池庐
清·顾印愚
藕根迸水青钱小,竹箨铿林绿襁斑。初夏池塘忘不得,乱书重叠对西山。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