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湿
抒情
咏物
写心
叹世
友情
秋天
离别

译文

舌尖上涌出莲花般的意象,我猜想那是来自九重天的高人轻咳之间,喷洒出如同红雪般纷纷扬扬的智慧和光彩。
他如怀揣玉石一般深沉而内敛,虽表面看来冷淡,如怀抱冰雪而不感到冷意,但内心深处却是火热,情感丰富。
这样的胸襟与品格仿佛半生中都在内心深处凝结而成。
抬头望去,只觉得人生充满苍凉,找不到可以倾诉或挥洒的地方,就像看到星星点点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襟。
与此相比,眼泪的颜色更加鲜红,悲伤更加深沉。
他追寻着罗浮仙境中飘渺的踪迹,却怨恨上天不让他化蝶成仙,反而让他经历磨难与挫折。
寒冷的雨滴敲打着窗户,他的灵魂仿佛又回到了原处,就像那忽明忽暗的油灯一样摇曳不定。
旁人只能听到他内心的叹息与感慨,彼此相惜却无法真正理解他的心境。
人们常说虚名古今都是让人劳累的,他呕心沥血创作出令人赞叹的诗句,但人们只是希望别人能够认识和了解他。
在这纷繁复杂的尘世中,梦想与现实总是转瞬即逝,像被巨轮牵引着一样无法停留。

赏析

这首《金缕曲》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位文人的内心世界与人生境遇。开篇“涌出莲花舌”便以莲花象征高洁与脱俗,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追求。接着,“蓦猜疑、九霄咳唾,霏成红雪”,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诗人的思考与情感比作九霄云间的红雪,既展现了其思想的深度,也体现了情感的热烈与复杂。“噙玉怀冰寒不沁,肝胆生来原热”两句,通过对比玉的冰冷与内心的炽热,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体会。接下来,“是半世、胸头凝结”则直接揭示了诗人多年积累的忧郁与苦闷,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反思。“举目苍凉无处洒,看星星点点沾襟湿”描绘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孤独与无助,以及泪水在衣襟上留下的痕迹,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而“还比较,泪痕赤”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情感的激烈与复杂性。“罗浮飘渺寻仙踪,怨天公、未容化蝶,偏教磨折”则借用了神话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实现理想抱负的无奈与愤慨。通过“罗浮”这一仙境的追寻,反衬出现实世界的残酷与不公。同时,“怨天公”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强烈不满。“冷雨敲窗魂又返,也似短檠明灭”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彷徨,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这里的“短檠”指的是昏暗的油灯,象征着诗人生活的艰难与内心的迷茫。最后,“只听取、傍人相惜。说道虚名今古累,甚呕心奇句邀人识。尘寰梦,转轮掣”表达了诗人对于虚名与现实的矛盾态度,以及对真正理解与共鸣的渴望。通过“虚名今古累”揭示了社会对名声的过分追求,而“呕心奇句邀人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价值的坚持与期待。整个结尾部分充满了对人生意义的深思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综上所述,《金缕曲》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理想追求与社会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不懈探索。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送严上舍并寄诸公十首(其一)送严
宋·陈造
啧啧雁声急,棱棱秋意深。行都旧新雨,独客短长吟。子肯怜衰病,时来慰滞淫。惜无移日酒,留照蜡灯斟。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