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
道
叩
齿
晨
兴
秋
院
静
,
焚
香
冥
坐
晚
窗
深
。
七
篇
真
诰
论
仙
事
,
一
卷
檀
经
说
佛
心
。
此
日
尽
知
前
境
妄
,
多
生
曾
被
外
尘
侵
。
自
嫌
习
性
犹
残
处
,
爱
咏
闲
诗
好
听
琴
。
写景抒情
秋日抒情
哲理
个人情感
读书悟道
怀古寄情
译文
清晨醒来,秋日的庭院静悄悄,我轻叩牙齿,静坐在香烟缭绕中,直到傍晚窗前的光影变得深远。
阅读道教的七篇文章,讨论着神仙之事,翻阅一卷佛经,阐述着佛教的内心修为。
如今我终于明白以往的生活都是虚妄,过去的许多岁月都被世俗的尘埃所侵扰。
我仍然有些许旧习难以改掉,喜欢吟咏悠闲的诗歌,也钟情于倾听琴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宁静场景,诗人在秋天的寂静院落中叩齿以唤醒内心的平静,然后焚香冥坐于深邃的晚窗前,这是一种典型的禅修状态。诗人的心灵世界中,同时容纳了道教与佛教的经典,七篇真诰探讨的是仙境之事,而一卷檀经则是说佛家的心法。诗人通过这些精神修养,认识到以往对于外在世界的追求都是虚幻不实,而且自己的习性还带有未脱俗世的残留。因此,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自我批评,认为还有待于进一步净化和提升。最后,诗人提到了“爱咏闲诗好听琴”,这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通过这些艺术形式来净化心灵、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是诗人内在修为和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