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驿

使
姿
驿
咏物
写景
抒情
悼亡
离别
写马

译文

能快跑也能慢行,身姿轻盈的小白马。
毛色洁白如雪,鬃毛细软如丝。
在春天的日子里,黑色车盖下它晨行随从。
独自走在队伍前方,有时也在五马拉的车中偏骑。
芳草承托着它的蹄印,垂杨轻轻拂过它的头顶枝条。
骑着它迎接好友,可惜不能换取美姬。
悠闲地在萧寺中漫游,醉酒后在习池边闲逛。
醒来时乘着它入梦,兴致勃发时倚靠它作诗。
因驯服而难以放下马鞭,因安稳而不愿离开马鞍。
北归的路上它始终陪伴,东行的使者也与它同行。
赭色和白色从未改变,黑色和黄色怎能了解它的内心。
疾风吹过,它嘶鸣声急,踏雪前行,人们惊讶于它的速度。
昨晚还在喂食,今天却已被束缚。
卧在槽中不再起身,回头看向主人,就此永别。
尘土掩盖了它疾驰的足迹,霜雪留下了它皎洁的身影。
过关门时形态未改,时光飞逝,身影难以追寻。
想起燕国寻找骏马的故事,深情如同项羽与乌骓马的离别。
银制的肚带收起,金饰的络头卸下。
奇骨埋在哪里,谁家会挂起破旧的马帷。
稠桑驿门外,吟诵完诗歌,泪水双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使者乘坐小白马,东行至稠桑驿时,由于马足受伤而产生深切的情感。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以及对忠诚动物的赞美。"能骤复能驰,翩翩白马儿。毛寒一团雪,鬃薄万条丝。" 这几句描写小白马的灵动与洁白,它的毛发宛如积雪,鬃毛细如丝线,展现了诗人对美丽事物的敏感和欣赏。"皂盖春行日,骊驹晓从时。双旌前独步,五马内偏骑。芳草承蹄叶,垂杨拂顶枝。" 这些句子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小白马的依恋之情,以及它在春日里行走的情景。接下来的部分 "跨将迎好客,惜不换妖姬。慢鞚游萧寺,闲驱醉习池。睡来乘作梦,兴发倚成诗。" 描绘了小白马与诗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诗人对它的依赖和喜爱。"鞭为驯难下,鞍缘稳不离。北归还共到,东使亦相随。赭白何曾变,玄黄岂得知。嘶风觉声急,蹋雪怪行迟。昨夜犹刍秣,今朝尚絷维。" 这些句子表达了小白马的忠诚和坚定,它不论是北归还是东使,都紧随诗人左右。最后一段 "卧槽应不起,顾主遂长辞。尘灭骎骎迹,霜留皎皎姿。度关形未改,过隙影难追。念倍燕求骏,情深项别骓。银收钩臆带,金卸络头羁。何处埋奇骨,谁家觅弊帷。稠桑驿门外,吟罢涕双垂。" 是诗人对小白马的不舍之情,它虽受伤但仍旧美丽,诗人想象着将来某一天它的遗骸被安葬的情景,并且在稠桑驿门外流泪。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切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小白马的依恋之情,以及对忠诚动物的赞美,是一首充满温柔与哀伤的抒咏之作。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