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
暮
道
情
二
首
(
其
二
)
半
故
青
衫
半
白
头
,
雪
风
吹
面
上
江
楼
。
禅
功
自
见
无
人
觉
,
合
是
愁
时
亦
不
愁
。
写景抒情
咏物哲理
节令
寒节
译文
衣衫一半是旧时的青色,一半已染上岁月的白头,雪花吹拂着我的面庞,我站在江边的楼上。
禅修的功夫自然显现,无人能察觉,或许在忧愁的时候我也不再感到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年末之际,独自坐在江边楼阁中的心境。"半故青衫半白头"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的沧桑,青衫指代常服,而半白的头发则是时光流逝的标志。"雪风吹面上江楼"则写出了自然界的萧瑟景象,雪风不仅带来了寒冷,也让诗人感受到了岁末的凄凉。"禅功自见无人觉"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他在静坐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与安详,但这份宁静不是外人能轻易理解和感知的。最后两字"无人觉"更显得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接着的"合是愁时亦不愁"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虽然身处岁暮,面对寒风雪景,但诗人却选择了心态上的平和,不让这些外在的环境影响到内心的安宁。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情感调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时间和情感的一种深刻理解。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和乐天斋戒月满夜对道场偶怀咏
唐·刘禹锡
常修清净去繁华,人识王城长者家。案上香烟铺贝叶,佛前灯焰透莲花。持斋已满招闲客,理曲先闻命小娃。明日若过方丈室,还应问为法来邪。
王九山提刑于子城西旧宅累石作小阜见示五言因次韵奉呈
宋·薛嵎
幽怀随所寓,数石几窗前。荆棘傥迷道,山林空浩然。云生宁择地,龙处即为渊。谁谓达观士,终当违市廛。
清明二首(其二)
唐·杜甫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鞦韆习俗同。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风水春来洞.....
寄句曲外史
元末明初·郯韶
掬溜室中清夜分,相过曾此说幽文。入池星斗当窗见,枕席波涛隔树闻。头上鹖冠朝老子,手中龙节候元君。欲从世外求玄赏,鸡犬岩头有白云。
西江月(其一)壬辰自寿
宋·程珌
天上初秋桂子,庭前八月丹花。一年一度见仙槎。秋色分明如画。愿把阴功一脉,灯灯相续无涯。降祥作善岂其差。永作渔樵嘉话。
朱新仲自韶州寄灵寿杖并诗次韵答之
宋·汪藻
苔渍岚侵几百秋,诗仙寄我海南州。携来应自滇池国,得处还因博望侯。吹烛会寻延阁老,挂钱肯学饮家流。杖兮莫便为龙去,扶取衰翁老故丘。
偈颂七十一首(其八)
宋·释了惠
两手指天地,周行步更多。可怜黄面老,螃蟹落汤锅。
写怀(其二)
元末明初·朱希晦
野老何愚庸,团形从大块。林居玩清景,悠然与心会。佳菊没榛丛,幽兰伍萧艾。岁晚冰霰交,见之徒感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