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到
渭
上
旧
居
旧
居
清
渭
曲
,
开
门
当
蔡
渡
。
十
年
方
一
还
,
几
欲
迷
归
路
。
追
思
昔
日
行
,
感
伤
故
游
处
。
插
柳
作
高
林
,
种
桃
成
老
树
。
因
惊
成
人
者
,
尽
是
旧
童
孺
。
试
问
旧
老
人
,
半
为
绕
村
墓
。
浮
生
同
过
客
,
前
后
递
来
去
。
白
日
如
弄
珠
,
出
没
光
不
住
。
人
物
日
改
变
,
举
目
悲
所
遇
。
回
念
念
我
身
,
安
得
不
衰
暮
。
朱
颜
销
不
歇
,
白
发
生
无
数
。
唯
有
山
门
外
,
三
峰
色
如
故
。
怀古
思乡
伤今
自然
景物抒情
赞美旧物
亲情感怀
旧居环境
译文
我曾住在渭水之滨,家门正对着蔡渡口。
十年才回一次家,几乎在归途上迷失方向。
回忆起过去的日子,感叹那些曾经游玩的地方。
当年种下的柳树已成茂密的树林,种的桃花也长成了老树。
惊讶地发现,曾经的孩童都已长大成人。
试着询问过去的老人,他们中有一半已经长眠于村边的墓地。
人生如同过客,前后交替,来来去去。
时间就像玩弄珍珠,光芒不停闪烁,从不停留。
人和事物每天都在变化,看到这些变迁不禁感到悲伤。
回想起自己,怎能避免衰老的降临。
红润的面色无法永驻,白发却不断滋生。
只有山门外的三座山峰,颜色依旧如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到童年旧居的场景和感受。开门处的蔡渡,十年才一次回访,时间流逝让人难以辨认归途。诗人追忆过去的足迹,感慨于昔日游历之地。插柳成林、种桃成树,时光荏苒,却只见当年的童孺已成为成人。询问老者,村边墓地绕行,生命如浮客,不断来去。白天如同玩弄珠玉,光阴不定。人事易变,举目皆悲从遇。回想自身,如何能免于暮年衰败?红颜消逝,白发如织,唯有山门外的三峰,色彩依旧。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的赞美。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