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雪
元
和
岁
在
卯
,
六
年
春
二
月
。
月
晦
寒
食
天
,
天
阴
夜
飞
雪
。
连
宵
复
竟
日
,
浩
浩
殊
未
歇
。
大
似
落
鹅
毛
,
密
如
飘
玉
屑
。
寒
销
春
茫
苍
,
气
变
风
凛
冽
。
上
林
草
尽
没
,
曲
江
水
复
结
。
红
乾
杏
花
死
,
绿
冻
杨
枝
折
。
所
怜
物
性
伤
,
非
惜
年
芳
绝
。
上
天
有
时
令
,
四
序
平
分
别
。
寒
燠
苟
反
常
,
物
生
皆
夭
阏
。
我
观
圣
人
意
,
鲁
史
有
其
说
。
或
记
水
不
冰
,
或
书
霜
不
杀
。
上
将
儆
政
教
,
下
以
防
灾
孽
。
兹
雪
今
如
何
,
信
美
非
时
节
。
节气
译文
元和六年春天的二月,
月末寒食节那天,天空阴沉夜晚飘起了雪。
整夜到第二天,大雪纷飞未曾停歇。
雪花大得像鹅毛,密集得如同飘洒的玉屑。
寒冷消融了春天的生机,气候改变风变得凛冽。
上林苑的草都被雪覆盖,曲江的水面再次冻结。
红杏花干枯凋零,绿杨树枝被冻得折断。
可怜万物因寒冷受伤,不只是惋惜一年的美好消失。
上天有固定的季节规律,四季分明各有特色。
如果冷热反常,生物都会早早夭折。
我看圣人的旨意,鲁国的历史中有记载。
有的记载水不结冰,有的记录霜不杀生。
上天以此警告政事教化,下民以防止灾难的发生。
这场雪虽然美丽,但并不合时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季节的雪景图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令变换、万物生长与凋零的感慨。“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一句点明时间,设置了整个诗篇的氛围。接着,“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描述了天气的阴冷与雪的突然降临,而“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则展现了雪下不止的持续性和猛烈程度。诗中的“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通过比喻,将雪花描绘得既轻盈又细腻,增强了画面感。紧接着,“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则表达了冬日严寒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天气变化带来的冷酷。“上林草尽没,曲江水复结”描绘了雪后的景象,其中草木被雪覆盖,河流因而封冻。接着,“红乾杏花死,绿冻杨枝折”则强调了寒冷对植物生长的摧毁作用。“所怜物性伤,非惜年芳绝”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万物凋零的同情和哀叹,而“上天有时令,四序平分别”则是对自然规律的认可。接下来的“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阏”强调了异常气候对生命的影响。紧接着,“我观圣人意,鲁史有其说。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则是诗人对于历史记载中特殊天气现象的引用和思考。最后,“上将儆政教,下以防灾孽。兹雪今如何,信美非时节”表达了对当前异常天气的担忧,以及这种天气与自然规律不符之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对生命脆弱性的体认。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初寒病中有感
宋·陆游
楚水枫林霜露新,白头一叟正吟呻。牛衣未起王章疾,马磨何伤许靖贫。治道本来存简册,神州谁与静烟尘。新亭对泣犹稀见,况觅夷吾一辈人。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沁园春·十月晦日怀庆使院望太行山积雪
清·陈维崧
雪满太行,碧潋瑶翻,纷然沓来。正黄河欲吼,六花籍籍,青山乍老,一夜皑皑。素女淩空,眩师泼水,十万琼楼面面开。深林外,更狐踪半灭,兽窟全埋。万钟宁我加哉。且濡发狂歌乾百杯。.....
再用前韵(其一)
宋·曾惇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冬
唐·翁洮
寂寂栖心向杳冥,苦吟寒律句偏清。云凝止水鱼龙蛰,雪点遥峰草木荣。迥夜炉翻埃烬色,天河冰辗辘轳声。归飞未得东风力,魂断三山九万程。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山中冬至
宋·陈必复
读易烧香自闭门,懒于世故苦纷纷。晓来静处参生意,春到梅花有几分。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