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城市风光
季节
醉后归程
自然景观
写花
牡丹
地点
纔厔

译文

在金光门外,沿着通往昆明湖的道路,我半醉醺醺地骑着马缓缓而归。
数日来并非因公事缠身,直到牡丹花都凋谢了我才回来。

赏析

诗人以轻松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醉酒归来的画面。"金光门外昆明路,半醉腾腾信马回"两句,既描写了环境,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状态。这里的“金光门”和“昆明路”可能是指唐都长安的某个门户或街道,但更重要的是它们为这场归途画面增添了一抹华丽而辉煌的色彩。“半醉腾腾信马回”则形象地展示了诗人醉酒后的悠闲心境,似乎在说,即便是醉酒,也能安然自得,无需过多忧虑。"数日非关王事系,牡丹花尽始归来"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淡定。"数日非关王事系"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朝廷之事并不挂念,或者说,对于那些繁琐的官务并无多余的精力去关注。而“牡丹花尽始归来”则是时间流逝的一个隐喻,牡丹花开表示季节已晚,诗人在这时候回家,或许是在暗示自己对于世事的超然和对个人生活的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醉酒归来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态度。同时,也不难看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伤,以及对个人生活的珍惜。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