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
热
畏
景
又
加
旱
,
火
云
殊
未
收
。
篱
暄
饥
有
雀
,
池
涸
渴
无
鸥
。
岸
帻
头
仍
痛
,
褰
裳
汗
亦
流
。
若
为
当
此
日
,
迁
客
向
炎
州
。
写景抒情
夏季节气
动物
情感
译文
炎热的天气加上干旱,火红的云彩也没有消退。
篱笆周围炎热使得饥饿的麻雀四处觅食,池塘干涸连渴求水的水鸟都不见踪影。
揭开头巾头痛依旧,提起衣裳汗水也不断流淌。
这样的日子如何度过,流放的旅客只能前往炎热的南方州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酷热难耐的夏季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在炎热天气下的不适与煎熬感受。首句“畏景又加旱”直接点出天气的炎热,“火云殊未收”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片炙热如火的云朵,预示着干旱无雨的状况。接下来的“篱暄饥有雀”和“池涸渴无鸥”,分别通过树梢上的鸟儿因为饥饿而不停地跳动,以及池塘干涸无水以至于连鸥鸟都看不到,展现了极端干旱带来的生灵困境。中间两句“岸帻头仍痛,褰裳汗亦流”则转向个人感受的描述。“岸帻”指的是戴着草帽,“头仍痛”说明即便如此,也无法避免头部被烈日炙烤所带来的疼痛;而“褰裳汗亦流”则透露出衣服内侧因酷热而渗出汗水,展示了诗人在炎炎夏日下的难以忍受的烦躁。末句“若为当此日,迁客向炎州”表达了一种逃离之意,诗人似乎在想象着如果是这样的炎热日子,就应该像一位流亡者那样,前往更加炎热的地方。这里可能蕴含着一种无奈与幽默,同时也强化了整首诗对酷暑的刻画。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白居易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描写,还透露出在困境中寻找诗意的能力。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清涟寺观鱼叠旧作韵
清·爱新觉罗·弘历
烟轻春雨后,暇值万几馀。载礼金光佛,因观青色鱼。生机盎翰墨,乐意映襟裾。怪底参军羡,还劳开士如。新题看㡧画,旧句读碑书。谩设重来约,犹今视昔欤。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夜月如昼与仲退坐松巢煮茶
宋·徐瑞
河淡星欲无,碧展天一幅。天孙分锦章,荐此半规玉。明入千家窗,此兴几人足。慷慨商声歌,主客俱不俗。泠泠古松根,枯樵煮寒瀑。清啸拍阑干,悲猿挂高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