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
写物
抒情
赞颂
田园
冬日
手法
剪裁

译文

盖着粗布被子感到寒冷,但领口处却很温暖。穿着毛毡做的鞋子,脚掌下也感到温暖。
独自站在结冰的池边,长时间地注视着洗涤着那丛丛如霜的竹子。
先去掉那些老弱病残的竹子,然后再去除那些纤细弯曲的。
即使剪裁后仍显得可怜,但仍然有十多捆像琅玕竹一样挺拔的竹子。
这些竹子青翠挺拔,与众不同的草木相比,显得尤为突出。
它们似乎仍然充满情感,我回头对仆人们说。
小一些的竹子可以用来做鱼竿,大一些的可以编成茅屋。
不要把它们做成扫帚和簸箕,那样会让它们受到污秽和耻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诗人在冰池前观察着洗霜后的竹子。诗中的意象生动,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展现了竹子的坚韧和独特之美。开篇两句“布衾寒拥颈,毡履温承足”设置了冬日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独立冰池前,久看洗霜竹。”这一句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投入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接着,“先除老且病,次去纤而曲。”诗人通过修剪竹枝的情形,传达了一种审美与选择的态度,强调了对完美的追求。“剪弃犹可怜,琅玕十馀束。”这里体现了诗人的同情心和对生命的尊重,即便是修剪后的竹枝,也不失其自然之美。下句“青青复籊籊,颇异凡草木。”通过“籊籊”的形象词语,描绘出竹子特有的生长姿态,突出了竹子的独特。“依然若有情,回头语僮仆。”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亲切的情感。最后两句“小者截鱼竿,大者编茅屋。勿作彗与箕,而令粪土辱。”则展示了竹子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以及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反对奢侈和浪费。整首诗通过洗竹这一行为,展开了一场关于自然美、生命尊严、审美选择以及生活态度的沉思。白居易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让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融入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厌雨四首(其四)
宋·张耒
柯山老人家四壁,深居闭门不下席。日补丹田气三咽,自言兹味胜玉食。无田无屋一空囊,不管门前水三尺。有钱沽酒便不忧,会见天清还白日。
次韵补之药名十绝(其九)
宋·李光
草堂谁缉败蒲编,笑傲松萝不记年。应喜秋来甘泽泻,牵牛时复自蹊田。
歙南汪叔和示以新吟掇其卷首一篇次韵归之
宋·汪炎昶
钜帙赋新篇,语斗冰玉洁。未用咀根茎,固已骇枝叶。渊源二罗间,风雅未沦歇。手弄紫阳云,齿漱石梁月。陈腐痛刮磨,巧丽工采撷。郡有桐庐侯,毋辞迂步屧。
苏幕遮·怀宁伯功惠鞋
元·马钰
清叟冠,伯功履。见惠山侗,别有非常意。使我顶天并立地。俯仰观瞻,无怍兼无愧。得斯因,无限喜。出户迎宾,何患殊无礼。更向就中搜奥旨。上下冲和,得赴青霄里。
崔礼部园亭得深字
唐·张说
窈窕留清馆,虚徐步晚阴。水连伊阙近,树接夏阳深。柳蔓怜垂拂,藤梢爱上寻。讶君轩盖侣,非复俗人心。
念奴娇·和姜白石
清·顾太清
湖亭依旧,记从吾游者,二三仙侣。今日莲花开已遍,翠盖团团无数。荷露烹茶,碧筒吸酒,又听萧萧雨。远山遮尽,片云应是催句。欲暮白鹭成行,避人沙渚,拍拍冲天去。争忍西风容易落,.....
江再和戏答四篇(其一)
宋·程俱
当年季将军,晚节河东守。谁令一人誉,挥去坐使酒。长卿起遐陬,落笔赋乌有。要之乃雕篆,意不在黔首。穷通付造物,世俗浪妍丑。何必送五穷,呼奴结车柳。
梦谪仙
宋·华岳
梦驾白云参谪仙,谪仙留赋白云篇。醉将只手拿虹笔,便扯青霄作彩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