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时间感叹
情感表达
怀旧思乡
酒的
洛阳的
老去的感伤

译文

回忆起往昔的诗词,多数提及洛阳的花朵。
等到树枝如雪般白,我的两鬓已斑白如霜。
时光匆匆向前,过去的事务忙碌而纷繁。
无法重返少年时代,又如何留住岁月的芬芳。
想要借酒消除忧愁,唯有倾尽杯中之酿。
满头白发无所依靠,醉倒也无妨,何需顾忌。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洛城东花下作》,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情感反思。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记得旧诗章,花多数洛阳。" 这两句通过对洛阳城中繁花的描述,点出了诗人的怀旧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情绪。"及逢枝似雪,已是鬓成霜。" 这里借用自然景象来比喻自己的白发和老态,表达了时光流逝带来的身体衰老与心灵的孤寂感。"向后光阴促," 描述了时间飞逝,日影匆匆,而人的生命却在不断缩短。"从前事意忙。" 这一句则表达了过去繁忙生活中的种种往事,如今都成为记忆。"无因重年少,何计驻时芳。" 诗人感慨于无法回到青春岁月,没有办法让逝去的美好时光停留。"欲送愁离面,须倾酒入肠。" 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饮酒来消愁,但愁绪依旧难以遣散。"白头无藉在,醉倒亦何妨。" 这最后两句则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态,即使是老者,也不介意醉倒,只愿随遇而安,不再为世俗纷争所累。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现了诗人面对生命流逝时的无奈与豁达。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