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抒情
豪放
咏物
抒情

译文

拥有钟乳石三千两,金钗成行十二支。
他的嫉妒之心如火般炽热,我却因年老而鬓发如霜。
用老去的资本来唱歌取乐,借酒消愁。
眼前的狂欢不可得,但得到了就应当尽情狂欢。

赏析

此诗乃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名为《酬思黯戏赠同用狂字》。白居易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著称,本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理解。“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开篇即以壮观的场景描绘,钟乳如同珍贵的宝物,其价值非凡,而金钗则是精美绝伦的饰品,每一行都昭示着主人公对待友情的重视。“妒他心似火,欺我鬓如霜。”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朋友间的情谊比作烈火,而将世人的误解比作头上的霜雪。火与霜,热与冷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慰老资歌笑,销愁仰酒浆。”在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面对世事变迁与个人悲欢,诗人选择以歌唱和饮酒来慰藉心灵,从而消解内心的忧愁。“眼看狂不得,狂得且须狂。”末尾两句则是一种释放自我、追求自由的呼唤。在无法改变现实的情况下,诗人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即便是狂热,也要在能狂的时候尽情享受人生。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世俗的超然以及对生活的豁达。白居易以其深厚的情感与独到的哲理,为我们留下了一首难忘的佳作。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