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中
吟
十
首
(
其
七
)
轻
肥
意
气
骄
满
路
,
鞍
马
光
照
尘
。
借
问
何
为
者
,
人
称
是
内
臣
。
朱
绂
皆
大
夫
,
紫
绶
或
将
军
。
誇
赴
军
中
宴
,
走
马
去
如
云
。
尊
罍
溢
九
酝
,
水
陆
罗
八
珍
。
果
擘
洞
庭
橘
,
脍
切
天
池
鳞
。
食
饱
心
自
若
,
酒
酣
气
益
振
。
是
岁
江
南
旱
,
衢
州
人
食
人
。
民生疾苦
宫中生活
宴会
对比讽刺
译文
豪情壮志充满道路,马鞍马匹闪耀光芒照耀尘土。
请问这是何方神圣,人们说是宫廷内的大臣。
红色的绶带都是大夫的标志,紫色的绶带或是将军的佩戴。
他们夸耀着参加军中的盛宴,骑马而去如云般浩荡。
酒杯盛满美酒,流水般陈列着山珍海味。
剖开洞庭湖的橘子,切片天池的鱼肉。
吃饱后心态自若,酒醉后气势更盛。
这一年江南大旱,衢州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内臣在军中的豪华宴席景象。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统治阶级的奢侈与民间的贫困之间的强烈反差。在这里,"意气骄满路"和"走马去如云"形象地描绘出内臣们的傲慢与自豪,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荣华富贵。"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则是对他们高官厚禄身份的直接点明。宴席上,"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展现了一场盛大的宴饮,美食佳肴应有尽有。"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更是强调了食物的精致和丰富。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奢侈与享乐。然而,诗人的目光并未停留在这场面上,而是通过"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一句,揭示出了当时社会的另一面——饥荒、贫困乃至于人吃人的惨剧。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场景的深刻批判和同情。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内臣奢侈生活与民间困苦形成鲜明对比,抨击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统治阶级的腐败,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关怀之心。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