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
怀旧思乡
惜时
离别
节日
除夜
情感
友情
地点
江南
抒情

译文

不知不觉两鬓已斑白,一事无成让人倍感心酸。
一同惋惜在盛世离开朝廷,除夕之夜只能在江南感叹。
常常回忆家乡的山泉石景,对世间的风风雨雨深知详尽。
年老的我在你面前应该先退下,明年我就要迈入半百再加三的年纪。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除夜寄微之》,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深情怀念。诗中“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两句,通过头发斑白来反映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抱负未能实现的苦涩感受。"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朋友共同度过的时光的怀念。"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两句,诗人通过对家乡自然景物的追忆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舍,以及对于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平实而富有表现力,是白居易擅长的风格。诗中还隐含着对友人微之的思念和期待,体现了诗人的豪放派特点,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元夕前一日侍大人邀胡孝辕德州姚孟承山人小集得文字
明末清初·彭孙贻
张镫高馆漏稀闻,萝薜簪缨对隐君。照席何人怀似月,生风四座客如云。刻残银烛催花落,禁启金吾识夜分。尽醉莫教愁坠舄,尚容进履挹馀芬。
李去言相别二年忽得书知在吴中答书偶成
宋·李之仪
宦路相逢一笑休,共知身世两虚舟。楚材有用谁青眼,赵将无功枉白头。会见姓名通北阙,何妨风韵冠南州。求田接武如凫鹥,只欠元龙百尺楼。
送美弟之任金山
明·戚继光
骊驹系雨向郊墟,长夏分携伏枕余。百代家声重赖汝,半生心事独愁予。东归松槚停骖外,南去鲸鲵避楫初。别酒泪痕浑是血,年年塞雁问吴书。
送王廷用
元·张伯淳
满城风雨怕催租,赖有诸贤素望孚。农色载颁新号令,毗陵犹颂旧规模。江山入眼马蹄疾,南北关情雁影孤。客里不堪斟别酒,梦随流水到西湖。
送赵孟清归桐庐
明·董其昌
燕市悲歌地,周南留滞年。交期论世外,标格在诗前。不灭遗书字,高吟宝剑篇。严村犹汉腊,归棹雪江边。
点绛唇·南昌送范帅
宋·向子諲
丹凤飞来,细传日下丝纶语。使君归去。已近沙堤路。风叶露花,秋意浓如许。江天暮。离歌轻举。愁满西山雨。
北上至南昌与同年孙方伯张宪长李宪副旧僚长冯大参款叙三日而别
明·区越
冠盖何期会此堂,义高形迹两相忘。琴樽不藉歌弦乐,谈话多分燕寝香。六德有天宣帝泽,一麾何处见才良。扁舟恋恋滕王阁,也为诸公意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