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抒情
赞美友人
友情
歌写景
中论心

译文

两位老夫,都已是紫绶带和白髭须的年纪了。
我们的心牢落(可能是指心情低落或被困住),但见面时仍能感到欢娱。
你是否带了好酒来?我们是否还记得许多诗?
春天里,草儿茂盛,我们骑着马儿,行走其间,少有迟疑踟蹰。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创作的,名为《喜见刘同州梦得》。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紫绳白髭须,同年二老夫。”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岁月流转、朋友共度晚年的景象。“紫绳”指的是官帽上的带子,常用来比喻官员或学者;“白髭”则形容了两人都已年迈,鬓发斑白。这里的“同年二老夫”表明诗人与刘同州都是在同一时代中共同走过来的老朋友。“论心共牢落,见面且欢娱。” 这两句传达了诗人对友情深厚的珍视和对重逢友人的喜悦。他们的心意相通,如同坚固的城堡,而每次相聚都充满了喜悦。“酒好携来否,诗多记得无。” 这两句则是诗人向刘同州表达自己的期望和对往昔美好的回忆。在这里,“酒好”指的是美酒,也可能隐喻着友情的甘美;而“诗多记得无”则是询问刘同州是否还记得他们共同创作或分享过的诗歌。“应须为春草,五马少踟蹰。”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恬静和谐的自然景象。春天的草木正当其盛,“五马”可能是比喻着朋友之间的和睦与融洽,而“少踟蹰”则形容了这种平和安宁的氛围中,连马匹都显得悠闲自在,不再有急躁不安的情态。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美酒、诗歌以及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长而温馨的人际关系,以及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岁夜咏怀兼寄思黯
唐·白居易
遍数故交亲,何人得六旬。今年已入手,馀事岂关身。老自无多兴,春应不拣人。陶窗与弘阁,风景一时新。
寄精严谷堂老宿二十年欲访谷堂观笔法因循去未得偶逢水西客沉吟久之因寄此诗
宋·林亦之
隔浦娟娟古佛庐,几回欲去更踟躇。欲誇柳氏元和脚,要问隋僧智果书。见说交情多隽达,每惭识面尚生疏。山头红叶知无限,可许閒人暂寓居。
喜彭孟阳还自闽中夜话
明·张乔
照釭浑一梦,听月坐三更。忆尔旧时意,深余今夜情。论心愁百结,促膝影双清。莫问近游处,惭君说姓名。
寄怀张介侯
清·朱凤翔
不见闭门张仲慰,西风杨柳复如丝。秋开霁景天山出,曲唱凉州下里思。闻道著书疑有癖,那堪薄宦未忘疲。楼头又过南征雁,细雨银镫客梦迟。
赠薛播州诗(其六)
隋·杨素
自余历端揆,缉熙恧时彦。及尔陪帷幄,出纳先天眷。高调发清音,缛藻流馀绚。或如彼金玉,岁暮无凋变。余松待尔心,尔筠留我箭。
七夕怀容甫游采石(其二)
清·黄景仁
翘首千秋作赋才,青山迢递水潆洄。夜深倘有横江鹤,好讯山东李白来。
赠一山邹宪长之任河南
明·黄廷用
忆从京国论交日,转眼韶华三十春。天上再逢频笑语,洛中此别更伤神。欲芽苑柳牵离绪,向暖春风拂去尘。遥望柏台应有赋,宁忘载酒问奇人。
南昌寄梅冈张翁
明·尹台
毗陵笑语忆先游,烟月吴门几换秋。童稚趋庭今白发,风尘寄迹久沧洲。仲长乐志谁能那,方朔藏身岂自由。苦恨相思不相见,何时鸣鸟慰声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