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春天
节日
寒食节
写物
毽子
场面
民俗

译文

哪里的春天最美呢,最美的春天就在寒食节的家中。
精致的鸡蛋上雕刻着玲珑的图案,彩球如同花朵般绚烂。
碧绿的草地上追逐游玩的人骑着马,道路上尘土飞扬,满是祭扫的人们。
荡秋千的纤细腰身女子,随风摇曳,姿态优美。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乐图景,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场面的深情吟咏。“何处春深好,春深寒食家。”开篇即问春色何处最宜,而后一句以“寒食”作为时间的标志,这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寒食,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清明前后的习俗,不烹饪食物,以冷菜为主。这两句通过对春天深处美好的追问和对于传统节日习俗的提及,营造出一种淡远幽静的氛围。“玲珑镂鸡子,宛转綵毬花。”接下来的两句则描写了精致的物象,“鸡子”指的是雕刻精美的玉石玩偶,而“綵毬花”则是绣球中的装饰性小花。这些词汇选择都体现出诗人对于细腻生活美感的捕捉和欣赏。“碧草追游骑,红尘拜扫车。”这两句转向自然景物,“碧草”与“红尘”的对比生动地勾勒出了春天草木复苏、花开的景象。诗人通过“追游骑”和“拜扫车”,展现了人们在春日里外出游玩的情景,彰显了一种活力四射的节日气氛。最后两句,“鞦韆细腰女,摇曳逐风斜。”则以优美的笔触描绘出了女子在春风中的婀娜姿态。“鞦韆”指的是古代女性玩耍的蹴球游戏,而“细腰女”则是对女性体态的赞美。整句通过动作和形象的搭配,传达了一种柔美与自由的意境。总体来说,此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春天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对细节之美的独特感知。此外,诗中的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是白居易擅长的风格。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四明山中逢晴
宋末元初·戴表元
一冈一涧一萦隈,新岁新晴始此回。莎坂南风寅蛤出,茅檐西日一禽来。人迷白路羊群石,水捲青天雪里雷。犹是深山有寒食,梨花无数绕岩开。
摸鱼子·春江送客,忆家园作
清·龚翔麟
怅西风、青帘白舫,横河催散瑶席。桐阴半阁飞觞罢,冷却玉玲珑石。芳岁隔。卧孙楚楼头、早又过寒食。家园春色。定砌绽丹芽,径抽碧笋,稚蝶采香湿。秦淮柳,惯折柔条千尺。露桥送尽行.....
寒食
清·张印
门巷今朝正卖饧,数椽暂借主人情。试看老屋栽花遍,肯放春愁逐草生。东去江流催世事,南征诗卷谢时名。客中容易过佳节,苦雨凄风不满城。
春夜对月
清·朱令昭
柳际微茫月,神伤忆往年。玉人临绮席,琼管和冰弦。今夕空庭里,清光寒食前。子规鸣不歇,坐尽博山烟。
是日适逢寒日归途有作次方干寒食过东阳韵(其一)
清·许传霈
春来游兴比花浓,归折花枝路几重。绿野风和人薄醉,閒过山寺不闻钟。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其二)
唐·韦庄
雕阴寒食足游人,金凤罗衣湿麝薰。肠断入城芳草路,淡红香白一群群。
宜亭新柳(其一)
清·钱载
宜春亭子面湖西,城上山光扫黛齐。飞翠恰沾东角柳,笼阴浑带北门堤。淡烟染杂浓浓露,双燕穿陪如梦难寻巷与坊,旧游半系故人肠。驱车欲去惊寒食,走马归来已夕阳。镜照未尝眉皱敛,泥.....
越溪春·壬辰岁三月十三寒食日用欧公起句
清·黄之隽
三月十三寒食日,天是看花天。暖风叶叶衫罗软,被游丝、引到花边。晴绿皆香,落红如雨,迷住春船。饧箫何处吹圆。小语隔林传。几重花影柳影里,傍轻阴、细袅茶烟。金粉一双蝴蝶,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