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
写景
抒情
怀古
赞美
咏物
情感
思乡
节令
冬天
写人
才子

译文

在桂树小屋的西侧,想起了时节中斜挂的明月,天寒时只有箫声为伴。
月光映照着三两扇屏风,仿佛见到了倚靠着的美丽如玉的佳人。
品尝着清冽的香,旋律如移宫换羽般变化,如同刻画出美玉和竹子一般精细。
在寒冷的天气中,是谁让翠袖独自寒冷?
更不用说她的慧心兰香、灵巧心思,她天生就有着聪明和福气。
她喜欢一种叫做永明诗体的诗歌,对她在绛帐下听到的才名耳熟能详。
她羞于我葫芦般的模样,年年都只会在纸上描绘出俗气的东西。
她真心地献上一瓣心香,希望为君祝福。

赏析

此诗《百字令·题湘涛冷月轩诗卷》由清代诗人关锳所作,其文辞华美,情感深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下桂堂的静谧景象,充满了浓郁的古典韵味。首句“桂堂西畔”,点明地点,暗示着一个幽静雅致的环境。接着,“忆月斜时节,寒深箫局”两句,通过回忆的方式,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寒冷而月光斜照的夜晚,箫声悠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下来,“照见屏风三两扇,斜靠春人如玉”描绘了屏风与人物的和谐画面,屏风上的图案仿佛映照出了如玉般的人物形象,展现出一种温婉而高洁的气质。“嚼雪吹香,移宫变徵,刻尽琅玕竹”几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元素赋予了生命,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嚼雪喻指轻柔的雪花,吹香则象征着月光下的香气,移宫变徵则是音乐的变化,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刻尽琅玕竹”也暗含了时间流逝之意,竹子被岁月雕刻,寓意着时光的无情。“天寒翠袖,何人念尔幽独”两句,诗人借物抒情,以“天寒翠袖”象征女子的孤独与寂寞,表达了对女子处境的同情与关怀。“何况慧性兰芬,灵心藕细,生就聪明福”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赞美了女子的智慧与才华,以及她内心的纯净与美好。最后,“一种永明诗体好,绛帐才名听熟”两句,表达了对女子诗歌才华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她的名声在学界得到了认可。而“羞我葫芦,年年纸上,样子描都俗”则自谦地表示自己无法与之相比,只能在纸上模仿,却显得俗气,突显了女子的独特魅力和高雅品味。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女子的才华、智慧以及内心的纯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敬仰之情。词中充满了古典美的韵味,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