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宿
山水
抒情
游记
赤城之歌
自然
写山

译文

凭风鼓帆海上行,黄昏住宿逗云岛。
远寻水滨隐者的乐趣,近爱赤城山无限美好。
手揽长萝足踩着软苔,停船到天台山观赏探讨。
桐柏观中稍休息,采摘灵芝仙人草。
深夜鹤鸣露水垂降,拂晓鸡啼信潮早。
真想抛开官服印信,从此去掉世间烦恼。
迈开大步登上四明高顶,探踪觅迹寻得二老。
我饶有离家远游的意趣,就是要学他们的长生之道。
日日夜夜遥望海上三神山,只看到云水相接一片浩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界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对道家长生之道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清新,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超脱尘世的哲学思考。"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 这两句描写诗人乘风破浪,随波逐流,在海上航行,傍晚时分停泊在一座云雾缭绕的小岛上。这里的“信风帆”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力的顺应和信任,同时也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传说中仙境沧洲和赤城的向往与喜爱。这两处在中国古代神话和道教传说中均有仙山之称,象征着长生不老的理想境界。"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讨。"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行走探索,手触花草,足踏苔藓,表现了一种与自然亲近、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树荫下休息,以及采集珍奇的植物,这里的“桐柏”和“芝草”均有长寿之意,暗示了对仙境生活的追求。"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清晨的景象,鹤叫声中带着清晨的露水,鸡鸣则预示着潮汐的到来,这些自然界的声音成为了诗人生活节奏的一部分。"愿言解缨绂,从此去烦恼。"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羁绊和烦恼,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超然自得。"高步凌四明,玄踪得三老。" 这两句中“高步”意味着诗人精神上的飞扬,“四明”可能指的是四方或四季,“玄踪得三老”则是说诗人追寻古代仙人的足迹,达到了与道家三老(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道德天尊)相通的境界。"纷吾远游意,学彼长生道。"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远方旅行的向往,以及学习古仙人的长生之道的决心。"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每个傍晚时分都会仰望那遥远而神秘的“三山”(可能指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方丈和瀛洲),感受着那无尽的云海之美。这也象征着诗人对于仙境永恒不变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道家理想和哲学思考。

孟浩然

266首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猜您喜欢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自清溪驿趋曲江山行作
明·区大相
晓障陟崔嵬,淩晨石路开。鸟啼皆应谷,涧影半含苔。林霭吹花度,溪烟杂雨来。王程若可缓,幽赏更迟徊。
峨眉云
明·谢迁
南望峨眉峰,去天不盈咫。东来千万叠,巍然独尊峙。旦时或兴云,云兴雨随至。瞻望倚方隅,膏泽被遐迩。比来夏秋交,妖魃忽为厉。旱暵动旬月,赤地几千里。山云杳无踪,乡民愁欲死。无.....
饯中书侍郎来济
隋末唐初·李世民
暧暧去尘昏灞岸,飞飞轻盖指河梁。云峰衣结千重叶,雪岫花开几树妆。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聊将分袂沾巾泪,还用持添离席觞。
访益上人兰若
宋·严羽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