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花
咏物
秋节
写景
赞美
情感
亲情
写风

译文

淡雅的红色簇拥着翠绿的发翘,几枝花斜靠在碧绿的小溪边。
风吹动着舞者的袖子,霓裳羽衣略显收敛,露水沾湿了朝霞般的面容,脸上泛起红晕。
靠近蓼岛,朝向兰舟。锦制的船帆影子映在波光粼粼的远方。
自我怜惜的是,我坚定的性格与黄菊相似,不会像丹枫那样到处飘零。

赏析

这首《鹧鸪天·芙蓉》由清代诗人沈榛所作,描绘了芙蓉花的美丽与高洁。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芙蓉花在微风中的轻盈姿态和在露水滋润下的鲜艳色泽。首句“淡荡微红簇翠翘”,描绘了芙蓉花在翠绿的枝头簇拥着淡雅的红色,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画卷,淡雅而富有生机。接着,“数枝斜傍碧溪坳”进一步渲染了芙蓉花生长的环境,它们斜倚在碧绿的溪边,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增添了几分静谧与和谐。“风欹舞袖霓裳敛,露浥朝霞脸晕潮”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微风吹动芙蓉花瓣比作舞袖,露水滋润后的花瓣如同朝霞的脸颊,晕染出一片红潮。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芙蓉花在自然界的美好状态,也赋予了花朵以生命力和情感,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依蓼渚,向兰桡。锦帆分影映波遥”则通过想象的场景,描绘了芙蓉花在水边的倒影,如同锦缎般绚丽,与远处的景致相互映衬,营造了一种深远而宁静的画面感。最后,“自怜贞性同黄菊,不逐丹枫到处飘”表达了诗人对芙蓉花品格的赞美。诗人自比为黄菊,象征着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的品质,同时强调了芙蓉花不同于随风飘散的丹枫,坚守自己的本性,不被外界环境所左右,展现出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芙蓉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品格与精神,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