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
读书
惜时
写山
送别
怀古

译文

年老的手磨穿了砚台,但事情却依然没有办成,我在万卷书堆中,两鬓已经斑白了。
我愿意跟随你去柯山之下,捡拾那里的残烟旧纸,写一些关于佛法的经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墨僧的形象,通过“老砚磨穿事不成,万书堆里鬓星星”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墨僧在研墨、读书中岁月流逝的情景。老砚被磨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对学问的不懈追求;“万书堆里鬓星星”则形象地描绘了墨僧在书籍的海洋中沉浸,岁月在他头上留下了痕迹。后两句“愿随君去柯山下,收拾残烟写佛经”,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墨僧一同前往柯山,共同沉浸在佛学的世界中,用墨笔记录下佛经中的智慧与教诲。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墨僧生活状态的向往,也流露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墨僧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佛学的虔诚信仰,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知识、智慧的渴望。

许棐

209首
一字枕父。海盐人(今属浙江)。生卒年均,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自勉
宋·陆游
曩岁读隐书,妄意慕陶葛。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飞举固未能,死籍或可脱。那知事大谬,发齿将秃豁。神仙岂弃汝,正坐自迂阔。馀年尚努力,勿待烛见跋。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