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节日
怀古
写景
春天
城市
情感
思乡
咏物
灯笼

译文

汉武帝亲自祭祀太乙神,神光与旭日之光交相辉映,星辰似乎因此而动摇。
昔日行宫的典礼仪式仍然保留着汉代传统,轶事传说中轵道旁的山河也早已改换了秦朝的面貌。
曾经的香径至今仍能听到树木的声音,露水打湿的盘子不再有哭泣的金人形象。
东风中飘荡着几盏红灯,仿佛还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春意盎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时对钱塘的怀念,以武帝祭祀太乙神的历史事件为引子,展现了时光流转中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通过武帝祭祀的盛况,暗示节日的庄重与辉煌。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现实,行宫的礼仪虽存汉风,但轵道的山河已换成了秦地风貌,寓言了人事更迭。“香径至今啼木客,露盘无复泣金人”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木客和金人分别代表昔日的热闹与奢华,如今只剩下寂静与荒凉,表达了昔盛今衰的哀叹。最后,诗人借东风中的几点红灯,勾勒出元宵夜景,虽然还是元宵佳节,但物是人非,只剩下了春天的气息,暗含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深深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融合了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出元代文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伤,具有浓厚的文化韵味。

陈旅

132首
幼孤,笃志于学,不以生业为务。以荐为闽海儒学官。游京师,虞集见其文,称其博学多闻。荐除国子助教。出为江浙儒学副提举。顺帝至正初,累官国子监丞卒。有《安雅堂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