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沿
写景
地点
山水
抒情
励志
秋天
写鸟
抒情怀古

译文

毛竹山高耸入云,风景幽静,夜晚在白云下歇宿,新雨已经停歇。
沿着溪流向上游去,钟鼓声引领着方向,从古至今都有仙人和圣贤在这里游览。
早就知道地远之处猿猴狡猾聪明,现在更欣喜地看到天空鸟儿繁多。
我竭尽全力攀登山峰,穿越险峻,这次旅行应该不会辜负这个美好的秋季。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范梈的《七月一日,度毛竹山》描绘了一幅山中清幽的夏日景象。首句“毛竹山高风物幽”,以毛竹山的高峻和环境的静谧开篇,展现出自然的深邃与宁静。次句“夜宿白云新雨收”则描绘了夜晚宿营时,雨后清新空气与缭绕的云雾相映成趣的画面。“沿溪而上钟鼓导”写的是沿着溪流而行,仿佛被古老的钟鼓声引导,暗示着这里可能有古寺或道观,增添了神秘感。接下来“自昔以来仙圣游”进一步强调了毛竹山作为仙人圣贤游览之地的历史悠久。“久知地迥飞猿黠,新喜天空鸣鸟稠”两句通过描写聪明的飞猿和众多的鸣鸟,生动展现了山中动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诗人对这种自然和谐的欣喜之情。最后,“折险萦危尽吾力,此行聊不负司秋”表达了诗人历经艰险攀登山顶的决心,以及对这次旅程能充分体验秋季景色的期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毛竹山的美景,寓含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山水情怀。

范梈

629首
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历官翰清江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其诗好为古体,风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