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写秋
山水
月亮
赞美
秋鸟
宁静
和谐

译文

译文:霜降落在平原上,使得原野显得淡雅宁静,高高的风中,树叶被染成了红色。
译文:天空中的云像垂落千顷一般洁白无瑕,月亮倒映在江面上,使得江水显得格外寒冷。
译文:因为礼佛的缘故,于是建起了一座塔;焚烧的香火围绕着,又建起了一个祭坛。
译文:在小院的上方,竹子的声音轻轻地传来,各种玉佩的声音发出柔和悦耳的声音。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与佛教生活的画面。开篇“霜落川原淡,风高木叶丹”两句,通过霜花覆盖的河谷和枫树因寒而变红的叶子,勾勒出秋天的萧瑟气息。接着,“云垂千顷白,月堕一江寒”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清冷与宁静。云朵如同白色的绸缎悬挂在空中,而明月则像是一把刀切割出一条寒流的江水。“礼佛因成塔,焚香旋筑坛”则转入宗教生活的氛围,表达了建造佛塔和焚烧香料以供奉佛祖的情景。这里的“因”字暗示了一种缘由,或许是诗人内心的信仰之旅。最后,“竹声过小院,杂佩响珊珊”则将听觉带入了一个幽静的小院之中,竹间风声与随行僧侣佩戴的铃铛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宗教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秋夜佛寺的宁静与神圣。

猜您喜欢

渔家傲(其二)游仙咏
宋·贺铸
啸度万松千步岭。钱湖门外非尘境。见底碧漪如眼净。岚光映。镜屏百曲新磨莹。好月为人重破瞑。云头艳艳开金饼。传语桂娥应耐静。堪乘兴。尊前听我游仙咏。
引奏后即事八首(其四)
明·蔡羽
林开沄鹊绿烟销,月挂珊瑚树影高。阆苑风清仙曲妙,西王连日进蟠桃。
遥和友人山行之作二首(其二)
清·刘天谊
石映成霞树作烟,阴林断处日光穿。重峦绝壑疑无路,扶策攀藤竟过巅。胜地拟滁民共乐,诗新轹谢句高悬。遥知莲幕从公客,亦有清词赋洞天。
仙岩夜月
明·饶忠学
万里婵娟驾碧鸾,清晖一道别天看。偏惊真火流丹灶,更讶毫光放石坛。岛外祥云成鹤梦,岩头玉露滴蝉寒。闲来欲借仙槎便,共上银河泛玉澜。
无著以东坡西湖观月听琴诗示予因次韵
宋·吴则礼
白月在湖底,脱冠睇微云。从来雍门恨,世上惟有君。往时东坡老,为子持一樽。东坡只饭豆,未办汁滓醺。独爱三昩语,昵昵出断纹。东坡拍手笑,俗耳曾不闻。延州亦穷相,坐睡徒昏昏。都.....
游仙六首(其六)
宋·严羽
瀑布好明月,上有石梁横。矫首望东海,正见蟾蜍生。扬辉天汉閒,下照篷丘城。桂实几凋落,姮娥空闻名。咄哉玉斧子,不如白兔精。灵药不服食,执柯独何成。迢迢彩云外,谁吹白玉笙。竦.....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其七)
宋·吴潜
老大头皮捉出官,转头重九又看看。莫愁客里黄花负,只恐尊前白日残。喜得赐封天燧息,愿他入塞帝巴乾。丰年喜色眉尖上,一笑相携肯作难。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十三)镜影涵虚
清·爱新觉罗·弘历
济上曾流憩,珍珠故此如。淙淙常漱玉,朗朗镇涵虚。曲折千廊绕,团圞一镜储。宁无于水鉴,絜矩试凭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