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绿
怀古抒情
山水田园
美食写景
思乡之情
抒情
友情
赞美美食
写景记事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文彦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一樽江上思鲈酒,两首伊滨忆鳜诗”两句,巧妙地运用了“鲈酒”和“鳜诗”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江边鲈鱼美酒和伊水鳜鱼佳肴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中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追忆。接下来,“今日东田遂前请,香梗绿蚁鲙红丝”则将读者带入了当前的场景。诗人似乎在东田池畔,享受着与友人的相聚,品尝着新鲜的鱼肉,以及那散发着香气的米饭和醇厚的酒,这一切都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自然的韵味。尤其是“香梗绿蚁鲙红丝”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食物的色香味俱全,让人仿佛能闻到那股诱人的香气,看到那色泽鲜艳的食材,感受到那份满足与喜悦。最后,“因作是诗并录忆鳜诗如左”,表明了诗人不仅在此刻享受着眼前的美景与美食,还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这份情感与记忆长久地保存下来,与曾经的朋友分享,延续了那份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乐趣的尽情享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追求。

文彦博

454首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嘉祐三年(1058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法“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累加至太尉。元丰六年(1083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因司马光荐,拜平章军国重事。元祐五年(1090年),再次致仕。绍圣四年(1097年),降授太子少保,同年卒,年九十二。徽宗时,与司马光等并入元祐党人碑,后追复太师,谥号忠烈。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荐跻二府,七换节钺,出将入相五十年。任殿中侍御史期间,秉公执法,曾成功地抵御西夏入侵。为相期间,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为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被世人称为贤相。有《文潞公集》四十卷,《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猜您喜欢

丁卯夏夜与友人携琴烹茗水月宫
明·麦而炫
水石幽寻快夙缘,相逢何意尽高贤。数杯清茗烹凉月,一曲流徽弄晚烟。学古几人能避世,谈空无地不参禅。不知当日陶元亮,何事攒眉向白莲。
次韵答沈融谷(其二)
明·释今无
语罢如经雪里行,相期先有道人情。圆伊自可成三点,烟水无劳越百城。圭组不忻身外重,嵩华自入眼尘轻。郊居已是君能赋,犹恨前人有此名。
和张仲实秋夜感旧
元·薛汉
古道日绵邈,何由探羲轩。六籍载绪馀,攻凿日已烦。岂无奇士志,寻枝或忘根。忽闻孤凤凰,百鸟寂不喧。邀我浇古胸,泠然酌洼尊。既感气类殊,况复德义敦。秋风江海上,英材昔同门。载.....
春晚,与子乔闲步,寄叔白城中
清·李宪噩
昧质得闲寂,荒居绝纷冗。复此同心俦,萧散步阡陇。风歇林未静,月出水方动。始宜春服轻,稍披野烟重。踪迹转孤僻,神志益森竦。入时性已乖,力古气犹勇。对语人不闻,严城片云拥。
奉和帅初兄将归见简(其二)
元·赵孟頫
我坐幽忧疾,非君谁与娱。清谈忘日夜,高论到唐虞。天地无青眼,江湖有白须。客居宁郁郁,归兴托莼鲈。
夏吏部于中以谏除名访予里第予避暑山中闻而赋此
明·邵宝
南归吏部一方巾,冉水东头访病人。万里孤槎浮海梦,片言九死报君身。风从远道来应好,暑向深山避却真。从此著书应满室,草堂深闭楚江春。
唐元素同年属题湖山招阴图卷
清末近现代初·郑孝胥
涉江真畸人,山水兴不浅。筑庵傍林舍,宿愿久未践。偶然获此卷,失笑颇自遣。居然洞庭西,缥缈窥叠巘。乱作今五年,歇浦等潜遁。湖山嗟被污,欲往空馀愤。卷中乾净土,寄意固已远。画.....
旋鹤亭
明·庞嵩
君不见咸阳宫广容屯骑,翻然炬烬丛蓁地。又不见齐云峻彩连落星,高岸为谷深为陵。古人丽美崇相夸,今人吊古重咨嗟。相公厅事仅旋马,千年敝屋生光华。凉凉踽踽真谁践,碧江江侧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