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友
人
罢
举
授
南
陵
令
共
言
愁
是
酌
离
杯
,
况
值
弦
歌
枉
大
才
。
献
赋
未
为
龙
化
去
,
除
书
犹
喜
凤
衔
来
。
花
明
驿
路
燕
脂
暖
,
山
入
江
亭
罨
画
开
。
莫
把
新
诗
题
别
处
,
谢
家
临
水
有
池
台
。
送别
山水
友情
写景
情感
地方名胜
译文
大家同说离愁需用酒来消解,何况现在正值弦歌之声与大才之人的陪伴。
即使我的献赋之举并未得到龙的神灵感应而化为仙去,但我仍然对那官府的征召信件,像凤凰衔来般的喜讯感到欣慰。
驿路边的花朵盛开,带来暖意,如燕脂般明艳;远处的山峦映入江边的亭台,如画中景色般展开。
不要把新的诗篇题写在别的地方,因为谢家的临水之地有池台可以供你题写。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秦韬玉的作品,名为《送友人罢举授南陵令》。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别离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共言愁是酌离杯"一句表达了与朋友共同饮酒、叙谈心事的情景,而"况值弦歌枉大才"则透露出朋友即将离开,将要展现其才能的意境。这里的"弦歌"指的是音乐或诗歌,"枉大才"则表明朋友拥有非凡的才华。接下来的"献赋未为龙化去,除书犹喜凤衔来"两句中,"献赋"可能是指献上自己的文章或诗作,而"未为龙化去"则意味着作品尚未得到皇帝的赏识。"除书犹喜凤衔来"中的"除书"可能是指官府的文件,这里表达了即使是在处理公务文件时,作者也仍旧期待着友人佳作的到来。"花明驿路燕脂暖,山入江亭罨画开"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花明驿路燕脂暖"中的"花明"可能是指春日鲜花盛开,而"燕脂"则形容道路温暖如同燕子之脂。"山入江亭罨画开"则描绘了山川与江水交汇,形成美丽景致的画面。最后两句"莫把新诗题别处,谢家临水有池台"中,作者似乎在劝告友人不要将自己的新作题材置于他处,而是应该留在谢家这个美丽的地方。这里的"谢家"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或是朋友的姓氏。而"临水有池台"则强调了那里的自然之美。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友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别离生活的无限留恋。
秦韬玉
39首
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唐代诗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唐代诗人,生卒年,一作仲明,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