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年
春
一
气
冲
和
,
心
猿
紧
琐
难
奔
走
。
调
柔
受
。
密
封
关
口
。
太
一
氤
氲
守
。
二
者
相
融
,
默
默
昏
昏
久
。
成
奇
偶
。
炼
须
九
九
。
丕
享
虚
空
寿
。
哲理
修身养性
炼气养生
内丹修炼
心性修行
译文
天地间气息和谐,心中却如猿猴般紧锁难以自由行动。在修炼中保持心境调和。紧紧封闭好各种情绪和杂念的关口。
自然规律就像太一的气息,氤氲缭绕,守住它。两种力量相互融合,默默地、长久地保持下去。最终会形成奇妙的配合和互补。
修炼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达到空灵无执的境界,并享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这里的“丕享虚空寿”可能指修炼者最终可以享受无执无著的虚空之寿。
赏析
这首元代王吉昌的《万年春》是一首修炼养生性质的诗歌,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修炼过程中的内心体验。"一气冲和"象征着天地间自然和谐的气息,"心猿紧琐难奔走"则比喻人心中的杂念难以平息。通过"调柔受"和"密封关口"的动作,诗人表达了对心境的调整和对外界干扰的屏蔽,以达到"太一氤氲守"的状态,即与宇宙大道合一。"二者相融,默默昏昏久"描述了修炼者在静默中长时间沉浸于这种融合状态,"成奇偶"可能指的是阴阳调和,形成神秘的平衡。最后两句"炼须九九。丕享虚空寿"强调修炼的过程需要持久不懈,只有经过长久的修炼,才能获得虚空般的长寿,寓意着身心的升华和永恒的生命力。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修炼者的视角,展现了修炼过程中的内心变化和追求长生不老的主题,富有哲理和禅意。
王吉昌
168首
生平,出家学道,有《会真集》
猜您喜欢
金虎白龙诗(其三)
唐·张果
世人何处觅黄芽,此物铅中是我家。铅汞共成真地气,脱胞方始见灵砂。
格言联
清·何绍基
坐到二更,合眼即睡;心无一事,敲门不惊。
游普向十首(其七)
宋·陈造
远近僧垣共白云,萧然不著世间尘。朝参夜讲庸何计,野饭山栖已可人。
行香子·劝修炼三首
元·王处一
识三田,通八脉。九转光明,一点无尘隔。放荡真慈通杳默。灵芽搬载青黄白。透昆宫,仙桂宅。迸出神珠,空外呈红赫。奉劝尘寰寄宿客。早早收心,了取真功德。
梧桐树(其一)
元·无名氏
一更里,调神气。意马心猿尽拘系。莫放闲游戏。昏昏默默炼胎息。开却天门地户闭。果然通玄理。
还丹复命篇·七言三十首(其七)
宋·薛道光
阴里十三言有象,阳中六七觅无踪。抽添运用须防谨,认取根源祖与宗。
拟古(其一)
清·柯劭慧
朝采陌上花,夕玩庭中月。赏心亦何常,遇物即迁别。人情旦夕更,宠禄岂长托。颜阖逃鲁币,子搜恋丹穴。寡虑物可遗,欣名道自阙。修身非外求,达生信可乐。
书日用事二首(其二)
宋·陆游
一裘良已暖,半菽可无饥。养气戒多语,端居如有思。私心须自胜,己过遣谁知。耄齿尤当勉,常忧寸晷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